- 基本解释
公正廉洁。《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为相公絜,请托不行郡国。”
- 基本含义
- 公正廉洁,不私欲。
- 详细解释
- 公絜是指官员廉洁公正,不贪污受贿,不为私欲所动。这个成语强调了官员应该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公务,不受私利的干扰,为人民利益服务。
- 使用场景
- 公絜常用于描述官员的廉洁和正直,也可用于赞美他人的公正行为或者自我要求。可以在教育、政治和社会领域中使用。
- 故事起源
- 公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礼记·曲礼上》。当时,公絜是指官员在处理公务时应该坚守正义,不被私欲所动。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演变成了官员的廉洁和公正。
- 词语结构
- 公絜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公”和“絜”。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公絜的官员,深受人民的爱戴。2. 做人要公絜,不能为了私利而违法乱纪。3. 这个公司的领导非常公絜,从不接受贿赂。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公絜的发音“gōng jié”与“公正廉洁”进行联想,用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廉洁和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明察秋毫”等,以丰富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公絜的小朋友,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以公絜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3. 高中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我们应该以公絜的心态对待考试,不作弊。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应该做一个公絜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