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枯蔫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植物的状态,比如花朵、叶子等因为缺水或者营养不良而干枯无生气。同时,枯蔫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失去活力、无精打采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因为长时间劳累而疲惫不堪、精神萎靡,或者一个项目因为困难重重、无法推进而失去动力。
- 例句
- 1. 这些花因为长时间没有浇水,都枯蔫了。2. 他一整天都在忙碌工作,回家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一副枯蔫的样子。3. 这个项目由于各种问题的困扰,已经陷入了枯蔫状态,需要重新注入活力。
- 基本含义
- 形容植物因缺水或营养不良而干枯无生气,也用来比喻事物失去活力、无精打采。
- 基本解释
犹枯萎。《花城》1981年第3期:“一个春天,我们忽然发现‘版纳红’攀枝花的幼林竟成片地枯蔫死去。”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诗词和文学作品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植物状态相关的成语,比如“枯萎”、“凋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的时候,因为长时间没有浇水,我家的花都枯蔫了。2. 初中生:考试考得不好,他的精神状态一直都很枯蔫。3. 高中生:这个学期太累了,每天都很晚才能回家,回到家已经是一副枯蔫无神的样子了。4. 大学生:这个项目已经停滞不前,整个团队都变得枯蔫无望。
- 故事起源
- 枯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农民种了一棵葡萄树,但是由于长时间干旱没有雨水,葡萄树的根部渐渐枯萎,整棵树变得干瘪无望。农民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心痛,于是他每天早晚都去给葡萄树浇水,用心地照顾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呵护,葡萄树重新恢复了生机,又长出了新的嫩芽和果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付出努力和关爱,即使事物看起来枯蔫无望,也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干枯的植物,没有水分和养分,变得无精打采、失去生机。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枯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枯”表示干瘪、干燥,第二个字“蔫”表示植物失去水分而变得无精打采。枯蔫形容植物因为缺水或者营养不良而失去生机,无法继续生长和发展。在引申意义上,枯蔫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失去活力,无精打采,没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