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厉声的词语解释
厉声的意思
拼音:lì shēng    注音:ㄌㄧˋ ㄕㄥ
基本解释

[释义]
基本义:(形)(说话)声音严厉。
[构成]
偏正式:厉(声
[例句]
厉声呵斥。(作状语)

英文翻译

1.talk harshly; shout angrily

详细解释

◎ 厉声 lìshēng
[stern voice] 严厉的声音
严厉的声音;高声。《后汉书·王允传》:“ 允 厉声曰:‘吾为人臣,获罪於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成自虚 ﹞注目略无所覩,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唯窣颯如有动者,而厉声呼问,絶无由答。”《西游记》第五一回:“他两个在那洞门前厮打,只见高峰头,喜得个 李天王 厉声喝采。”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车身簸荡,厉声作响。”

基本含义
以严厉的声音表示警告或斥责。
使用场景
厉声常常用于形容某人以严厉的口吻发表警告、斥责或训斥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上级对下级的批评、家长对子女的训斥,或者老师对学生的警告等场景。
故事起源
厉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非常喜欢养鸟。有一天,他的鹦鹉学会了说话,但却学会了一些不雅的话语。孟尝君非常生气,他用厉声训斥鹦鹉,让它不再说那些不雅的话。
词语结构
成语“厉声”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厉”和“声”。
例句
1. 老师厉声训斥着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听讲。2. 父亲厉声责备儿子,告诫他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记忆技巧
可以将“厉声”与严厉的声音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咄咄逼人的声音发表警告或斥责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厉声”相关的成语,如“厉兵秣马”、“厉兵简政”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厉声训斥我们不要捣乱。2. 初中生:班主任厉声批评同学们的不良行为。3. 高中生:校长厉声警告学生要遵守校规。4. 大学生:教授厉声斥责学生们在课堂上玩手机。
(0)
诗文中出现“厉声”的诗词

老樵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

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跛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

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

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

纳樵收直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

(0)

题崇庆刺史常君殉节录

初秋夜坐孤镫光,烈风雷雨来虚堂。

正襟披诵殉节录,忠义郁勃淩清霜。

呜呼常君一儒士,杀身成仁不畏死。

志行卓立由平生,仓卒赴难非偶尔。

钟英山岳生东辽,博涉经史当垂髫。

谈诗击剑兼习射,酒酣英气干青霄。

一缕精诚见心术,填溢衷肠皆热血。

题篇曾泣费敬侯,读史常怀周遇吉。

纵谭成败意气豪,抚膺太息苍天高。

捧檄西充多惠政,三军给饷驰驱劳。

朝廷考最迁州牧,感激酬恩志益笃。

逆酋反覆恣披猖,仓黄转掠木果木。

常君一怒发冲冠,慷慨应敌凭雕鞍。

提刀见贼击且骂,厉声震野风号寒。

精灵奋发排海岱,荧惑欃枪三舍退。

彼众我寡势不支,可怜被创身首碎。

战袍铁裂血模糊,此日伤心大丈夫。

万民感动尽泣下,名留竹帛千秋俱。

天家旌忠立祠庙,忠魂常与日星耀。

蜀江遗烈长如生,青史垂芳许凭吊。

(0)

蓟门行送项庭坚兵备蓟州

蓟门九月狂飞雪,朔风凛厉声呜咽。

居庸万树寒生花,黄厓之谷水冻裂。

南来太行蛟龙蟠,北迤祁连虎狼穴。

将军泪堕青海笳,战士心寒黑山血。

即今赤白羽纷屯,东走力兔西火真。

朵颜蠕望朝河口,倭奴突兀骇波臣。

闭口莫说辽阳事,嘈嘈更自忧天津。

乃知时局多轗轲,防边不独兼防倭。

熊罴咆哮方出柙,在囿虎兕何其多。

高牙大纛乘轩鹤,金章玉铉风随波。

君去持斧玄州道,请缨挟纩君才好。

丈夫赤手便封侯,何况节钺在肘抱。

左盼澄海石寝烽,露布勒铭倚马草。

君不见襄毅公勋名噪里耳,黄口小儿至今道,固是君家王伯考。

(0)

小儿难夫子辨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

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

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

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

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

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

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

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

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

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

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

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

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

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

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

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

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

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

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

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

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

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

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

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

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

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

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0)

送菜徐安叟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贫似庾郎而无二十七种菜。

日食万钱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

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

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

青青染肠形于色,阿骛浑无食鱼态。

闻君亦有釜轑声,大本须烦一车载。

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

(0)

挽曾纪泽联

厉声名二十年,恢先世无外规模,绝学号能传墨子;

谈笑折冲七万里,为中朝别开风气,乘槎何处觅张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