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思虑过多、犹豫不决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在创作、写作等方面犹豫不决的状态。
- 例句
- 1. 他思前想后,顾笔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写下一句话。2. 面对重要的决策,我们不能顾笔,要果断行动。
- 基本含义
- 顾念、顾虑,不敢轻率行动。
- 基本解释
指 晋 代画家 顾恺之 的绘画技法。 宋 米芾 《画史·晋画》:“今士人家收得 唐 摹 顾 笔《列女图》,到刻板作扇,皆是三寸餘人物。” 宋 米芾 《画史·六朝画》:“ 梁武帝 《翻经象》在宗室 仲忽 处,亦假 顾 笔。”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犹豫、担心相关的成语,如“犹豫不决”、“疑神疑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会顾笔,不知道该写什么。2. 初中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我总是顾笔,不敢轻易填写答案。3. 高中生:面对大学选择,我顾笔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去读理科。
- 故事起源
- 《淮南子·说林训》载有“顾虑”之说,原意是指犹豫、担心。后来演变为“顾笔”,形容人在写字时思虑过多,不敢轻率行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顾笔”与“顾虑”联想起来,两者发音相似,都有犹豫、担心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顾笔意为在写字时忧虑,顾虑到底要不要写下去。形容人思虑过多,不敢轻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