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列子·周穆王》:“设笄珥,衣阿锡。”《淮南子·修务训》:“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 高诱 注:“笄,妇人首饰;珥,瑱也。” 宋 刘克庄 《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 明 徐渭 《张母八十序》:“太君者,当其被戴笄珥,则女妇儔也。”
- 基本含义
- 指女子年龄达到十五岁,开始戴上发饰,表示女子已经长大成人。
- 详细解释
- 笄珥一词源自古代礼俗,指女子年满十五岁,正式进入成年阶段,开始戴上发饰,象征着女子已经成熟。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意味着她们从此可以出嫁,开始承担家庭责任。
- 使用场景
- 笄珥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女子成年、成熟的阶段。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成熟、稳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故事起源
- 笄珥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礼仪,女子十五岁是一个重要的生活节点。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家人会为她庆祝成年礼,戴上发饰,象征着她们的成熟和进入婚姻的阶段。
- 词语结构
- 笄珥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笄和珥。笄指的是发饰,珥指的是耳环。结合起来,表示女子成年戴上发饰的意思。
- 例句
- 1. 她今年十五岁了,已经到了笄珥的年纪,可以开始谈婚论嫁了。2. 这个项目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是达到了笄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笄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女子在十五岁时戴上发饰和耳环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儒家礼仪中的成年礼和女子的角色。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成年、成熟相关的成语,如及笄年华、豆蔻年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姐姐过几天就要十五岁了,她要戴上笄珥,我也想长大成人。2. 初中生:笄珥是女子成年的象征,我觉得十五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3. 高中生:我妹妹今天戴上了笄珥,意味着她已经长大成人,我为她感到骄傲。4. 大学生:她戴上了笄珥,意味着她已经成熟起来,可以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