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物品、人员或分配方式均等、平衡的情况。
- 例句
- 1. 这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均齐,没有人掉队。2. 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确保资源分配均齐。3. 他们家庭条件均齐,没有明显的差距。
- 基本含义
- 平均而齐全
- 基本解释
均衡;齐整。《孔子家语·执辔》:“善御民者,壹其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谨献杂文时务策两编,其传缮不谨,其简秩大小不均齐, 巩 贫故也。” 叶圣陶 《两样》:“他们两个终于不成均齐的步调。”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分配、平等相关的成语,如“一视同仁”、“鱼龙混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糖果均齐地分给每个同学。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班干部能够公正地均齐地处理同学们的事务。3. 高中生:学校为了公平起见,将奖学金均齐地发放给每位优秀学生。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记载,昭公在位时,齐国的百姓因灾荒而饥饿。昭公下令将国库中的粮食分配给百姓,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均等的食物。这个故事成为了“均齐”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落后或被忽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指物品平均分配或数量相等,没有缺少或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