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任性而行。《礼记·檀弓下》:“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孔颖达 疏:“谓直肆己情而径行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 飞伯 径行不设机,久之为其下所忌。”
(2).犹径自。《花月痕》第一回:“先生自知甚明,教人也还踏实,只是将情字径行抹煞。” 郭沫若 《天地玄黄·序<美术考古一世纪>》:“但不料原书寄到了,而校样却没有寄我校对,便径行出版了。”
小路与大道。《孙膑兵法·积疏》:“积疏相为变,盈虚相为变,径行相为变,疾徐相为变,众寡相为变,佚劳相为变。” 詹立波 注:“径,小路,指捷径。行,大道。”
- 基本含义
- 径直行走或行动,不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
- 详细解释
- 径行意为直接行动,不经过其他人的同意或批准。这个成语强调个人的决断和果断,表示自己有自主权,不受他人干涉。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决断力、果断而直接地行动。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当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果断。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公元前548年,晋国国君重耳在出征之前,向其弟子范宣子征求意见。范宣子建议晋文公先行军,然后再征求其他人的意见。晋文公采纳了范宣子的建议,径行出征,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径行”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径”和“行”。
- 例句
- 1. 他在遇到困难时,总是径行解决,不喜欢拖延。2. 领导要求我们径行处理这个问题,不需要再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径行”这个成语的发音与“经行”相似,而“经行”表示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与“径行”的含义相反。通过这种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径行”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径行”意思相近或相反的成语,例如“循规蹈矩”、“迂回曲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没向他汇报,我说我径行去做了,没来得及告诉您。2. 初中生:面对考试压力,我径行选择了积极备考,没有浪费时间。3. 高中生:我径行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希望能为社会做些贡献。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径行去了几家公司面试,没有等待别人的答复。5. 成年人:他径行辞去了高薪工作,选择了创业,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