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蝻虫的词语解释
蝻虫的意思
拼音:nǎn chóng    注音:ㄣㄢˇ ㄔㄨㄙ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力低下、无能为力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能力很弱,或者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很小,无关紧要。
例句
1. 他在学校里只是个蝻虫,什么都不会。2. 这个项目对公司来说毫无意义,简直就是个蝻虫。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无能为力。
基本解释

蝗的幼虫。 宋 晁补之 《阎子常携琴入村》诗:“芸芸麦田翻黄波,蝻虫盘穗如蜗螺。”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能力相关的成语,如“蜉蝣撼树”、“亡羊补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只是个蝻虫,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2. 初中生:这个球队的后卫太差了,简直是个蝻虫。3. 高中生:这个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微乎其微,可以说是个蝻虫。4. 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努力就会被淘汰,不能当蝻虫。5. 成年人:他的工作能力太差了,简直就是个蝻虫。
故事起源
蝻虫原指蚕和蜂,它们都是昆虫,但是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能力却有很大的差异。蚕是蝻蝣,它们只会吃桑叶、吐丝做茧,很少有其他的能力;而蜂是蜉蝣,它们可以采蜜、建巢、保卫巢穴等。由于蚕和蜂在能力上的差距,人们将“蝻蝣”和“蜉蝣”合并成“蝻虫”,用来比喻无能为力的人或事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蚕”和“蜂”两个词语联想到蝻虫,再联想到无能为力的人或事物。
词语结构
蝻虫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词语组成。
详细解释
成语“蝻虫”源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句话:“蝻蝣者,蚕也,蜉蝣者,蜂也。”意思是蚕是蝻蝣,蜂是蜉蝣。后来,人们将“蝻蝣”和“蜉蝣”合并成“蝻虫”,用来比喻微不足道、无能为力的人或事物。
(0)
诗文中出现“蝻虫”的诗词

阎子常携琴入村

阎夫子,通古今,家徒四壁犹一琴。

今年二月雨霖霪,喜君垄麦如人深。

屋间幽默咸池音,高山流水我非听,听我说君辛苦吟。

薛老村西十里地,旱日燎原无柳林。

芒鞋曳杖逐镰笼,当午未食饥烧心。

芸芸麦田翻黄波,蝻虫盘穗如蜗螺。

麦未收打催种豆,屋下迹少田间多。

阎夫子,时我过,我与夫子良同科。

四体虽勤口餔众,煮豆然萁穷奈何。

人谓君琴语辛苦,此曲无乃伤天和,君不见夫子宋围不糁犹弦歌。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