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忧公忘私的词语解释
忧公忘私的意思
拼音:yōu gōng wàng sī    
使用场景
忧公忘私常常用于劝勉他人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以大局为重,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例句
1.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忧公忘私的原则。2.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因个人私利而忽视国家的需要。
基本含义
忧虑国家大事而忘记个人私利。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忧公忘私的精神,关心班级的大事,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圈子着想。2. 初中生: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培养忧公忘私的品质,为学校的发展和集体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不能只顾个人分数,而应该忧公忘私,关心全班同学的进步和学校的声誉。
故事起源
关于忧公忘私的起源,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被记载。这个成语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而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中,忧公忘私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记忆技巧
记忆“忧公忘私”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关注国家大事的重要性和个人私利的相对次要性。2. 将“忧公忘私”与个人奉献、关心社会发展等价值观联系起来。
词语结构
忧公忘私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忧”、“公”和“私”。
词语解释
yōu gōng wàng sī ㄧㄡ ㄍㄨㄙ ㄨㄤˋ ㄙㄧ

忧公忘私(憂公忘私)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辨也。” 宋 司马光 《上体要疏》:“陛下苟能精选晓知钱穀、忧公忘私之人,以为三司使、副判官、诸路转运使,各使久於其任……何患财利之不丰哉!”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忧公忘私”的诗词

献长安君安仁诗

峨峨嵩岳,有岩其峻。奕弈茂宗,载挺英俊。

仍代垂芳,金声玉润。固天纵之,应期翼晋。

翼晋伊何,惟国之桢。明理内照,流风外馨。

出敷五教,入赞典刑。黎人既乂,庶狱既清。

邦人宗德,朝野归真。乃铨国议,乃综彝伦。

优劣冈差,褒贬齐均。九流顺序,百郡望尘。

出不辞难,处不闷滞。望色斯听,温言则厉。

志在恤人,损已济代。复宰旧都,三命而逝。

赫矣旧都,实惟西京。人不安业,盗贼公行。

帝用西顾,朝简英清。佥曰我君,勋绩维明。

西京伊何,实崄实遐。右带湃陇,东接二华。

我政既平,我化惟嘉。肃之斯威,绥之斯和。

卓公化密,国侨相郑。名垂载籍,勋加百姓。

今在潘后,实有惠政。岂羡在昔,于兹亦盛。

仆夫授策,发轫皇都。亲戚鳞集,祖饯肥涂。

嘉肴纷错,清酒百壶。饮者未酲,宴不及娱。

曜灵速迈,王制难违。投觞即路,忧公忘私

衮职有阙,思君之归。将升皇极,入侍紫微。

否泰靡常,变通有时。煌煌帝载,俟君而熙。

愿崇大业,克俊良期。屏营怀慕,舒愤献诗。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