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怒气。 元 王晔 《桃花女》第四折:“我心间无限事,尽在不言中,不由我忿气冲冲。”《续资治通鉴·宋恭帝德祐元年》:“ 元 游骑至 李阳河 ,都统 张林 屡讽之降, 卯发 忿气填膺,瞠目视 林 , 林 不敢復言。” 赵树理 《三里湾·有翼革命》:“ 玉梅 听了他这句话,知道是 灵芝 和 玉生 订婚的消息已经传到耳朵里,惹起了他的忿气。”
(2).指气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 刘员外 与妈妈也只道女儿忿气説这些话,不在心上。”
- 基本含义
- 指愤怒、气愤的心情。
- 详细解释
- 忿气是指由于受到某种刺激或不满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这种情绪常常伴随着愤怒、恼怒等强烈的情感表达。
- 使用场景
- 忿气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遭受不公正待遇、受到欺骗或受到打击时的愤怒情绪。它可以用于个人生活、工作场合、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
- 故事起源
- 《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鲁班的木匠在制作椽子时,因为椽子太重而感到愤怒。他将忿气发泄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导致儿子受到了伤害。从此以后,人们用“忿气”来形容人在愤怒时的情绪。
- 词语结构
- 忿气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忿”表示愤怒,名词“气”表示情绪。
- 例句
- 1. 他被老板无理地辞退了,心中忿气难平。2. 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她满腔忿气地离开了公司。3. 看到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他心中充满了忿气。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忿气”与愤怒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愤怒的人发出愤怒的气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冲天”等,来扩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看到别人欺负我的朋友时,我心中充满了忿气。2. 初中生:老师对我进行了不公正的评价,我心中充满了忿气。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我感到忿气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