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损德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社会、工作等。在教育领域,可以用来告诫学生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有不良行为或言论。在社会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讲道德、不顾他人利益的人。在工作中,可以用来警示员工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要利用职务之便损害他人利益。
- 例句
- 1. 他为了谋取私利,不惜损德,做出了许多违背道义的事情。2. 这个公司的某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损德,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 基本含义
- 指行为不端、不道德、有损道义的行为或言论。
- 基本解释
有损道德的行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偶》:“吾父生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
- 延伸学习
- 学习损德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德行”,“德高望重”,以及与道德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同学,损德了。2. 初中生:他为了钱不择手段,损德不止一次。3. 高中生:他在考试中作弊,严重损德。4. 大学生:他在比赛中故意伤害对手,完全没有道德底线。
- 故事起源
- 损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李延年的人,他是个贪污受贿的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不择手段,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放过。因此,人们对他非常厌恶,纷纷用“损德”来形容他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损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为上不遵守道德准则,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这样就能够联想到损德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损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损”作为动词,表示行为的主体,而“德”作为宾语,表示行为的对象。
- 详细解释
- 损德是由“损”和“德”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损德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论违背了道德准则,有损于道义。这个成语主要用来批评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不顾他人利益、或者说话不负责任、言辞恶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