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逊顺 xùnshùn
[modest and obedient] 谦虚顺从;谦逊恭顺
- 详细解释
顺从;恭顺。 汉 班固 《白虎通·衣裳》:“圣人所以制衣服……独以羔裘何?取其轻煖,因狐死首邱,明君子不忘本也。羔者,取其跪乳逊顺也。” 宋 欧阳修 《论乞诏谕陕西将官札子》:“臣风闻 昊 贼今次人来,辞意极不逊顺。”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 钱先生 表示只怕沾污了新校长的书室的庄重神情,逊顺地跨了进来。”
- 基本含义
- 指谦虚恭顺,不自负不傲慢。
- 使用场景
- 逊顺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或言辞谦虚恭顺,不自负傲慢。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或家庭中,用逊顺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优良,具备谦虚、恭顺的特质,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
- 故事起源
- 逊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据说,战国时期,吴起是吴国的大将军,他非常聪明能干,战绩卓著。有一次,吴起与齐国的将军孙子一起参加了一场战斗,战后,吴起自以为功劳最大,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吴起却非常逊让,虚心向孙子请教,表示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孙子非常欣赏吴起的谦虚态度,并且给予了他很多宝贵的建议。吴起后来也发扬了逊顺的精神,成为了一个谦虚恭顺、不自负傲慢的人。逐渐地,人们用“逊顺”来形容这种谦虚恭顺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逊顺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的成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
- 例句
- 1. 他平时待人非常逊顺,从不自负傲慢。2. 在工作中,要学会逊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3. 他的逊顺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喜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逊顺”这个成语的发音和意义来帮助记忆。可以联想“逊”字的发音与“训”字相似,表示谦虚退让;而“顺”字的发音与“顺从”相似,表示恭顺顺从。通过这样的联想,帮助记忆逊顺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逊顺相关的成语,如“逊色”、“谦逊”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修养和品德有关的成语,如“礼貌待人”、“恭敬有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逊顺的同学,他总是很谦虚,不会傲慢自大。2. 初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逊顺一些,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3. 高中生:作为领导者,应该具备逊顺的品质,不要自负傲慢,要尊重下属的意见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