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赐火的词语解释
赐火的意思
拼音:cì huǒ    注音:ㄘㄧˋ ㄏㄨㄛˇ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教育、启发、指导等方面的行为,特别是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给予他人帮助和指导的行为。
例句
1.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总是善于赐火,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 老师赐火给学生,点燃了他们对知识的热情。
基本含义
赐予别人火种,比喻传授知识或启发他人。
基本解释

《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唐 宋 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 唐 韩愈 《寒食直归遇雨》诗:“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孙汝听 注:“《周礼》季春出火,即赐火也。” 顾嗣立 注:“《唐会要》:‘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顺阳气。’”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 元 仇远 《和韵胡希圣湖上》:“赐火恩荣皆旧梦,禁烟风景似初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赐火相关的成语,如“赐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赐火给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很多知识。2. 初中生:老师的赐火,点燃了我对学习的热情。3. 高中生:老师的赐火,使我在学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4. 大学生:导师的赐火,让我在研究领域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
故事起源
相传在古代,人类还不会生火,生活在黑暗中。有一天,神仙看到人们的困境,便赐予人类火种,使人类获得了光明和温暖。人们由此学会了用火烹饪食物、照明和取暖。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传授知识、启发他人,使其获得新的启示和进步。
记忆技巧
可以将“赐火”与“传火”进行联想,两个词语的发音相似,都是指传递火种或知识。可以想象自己正在传递火种或知识给他人,以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启示和进步。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详细解释
赐火源于神话传说中的一幕,相传在古代,人们还不会生火,生活在黑暗中。有一天,神仙赐予人类火种,使人类获得了光明和温暖。因此,“赐火”这个成语比喻传授知识、启发他人,使其获得新的启示和进步。
(0)
诗文中出现“赐火”的诗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其二

笑语相从正四人,不须嗟叹久离群。

及春煮菜过边郡,赐火煎茶约细君。

日暖山蹊冬未雪,寒生胡月夜无云。

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

(0)

寒食直归遇雨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

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毬上,那论綵索飞。

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0)

木兰花慢

畅光风袅袅,转幽蕙,泛崇兰。

最上巳清明,相期一日,百岁逢难。

秋千自儿女事,快邻翁、覆手羽觞乾。

莫道韶华一月,从今已属春残。故人回首隔长安。

轮值下金銮。对赐火新烟,应思韨禊,何地江干。

依然齿牙牢在,并年时、花似露中看。

独赖中书未老,言时发尚冲冠。

(0)

和较艺将毕

槐柳来时绿未匀,开门节物一番新。

踏青寒食追游骑,赐火清明忝侍臣。

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家人。

莫瞋年少思归切,白发衰翁尚惜春。

(0)

寿黄亚卿母八十初度值清明

八旬初度逢佳节,有子登朝喜气偏。

九鼎味烹新赐火,一炉香袅旧藏烟。

门迎化日恩光近,身带晴霞命服鲜。

从此遐龄应不老,愿陪冠盖庆年年。

(0)

双调望江南.辛未清明

江南客,佳节忆从前。

虎阜锦铺迎会仗,蠡湖鳞接上坟船。碧柳绛桃天。

津桥畔,怪杀劝归鹃。

听倦拔河唐苑戏,望残赐火汉宫烟。只合䍺题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