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即斑竹。 汉 蔡邕 《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 唐 元稹 《莺莺传》:“兼乱丝一绚,文竹茶碾子一枚……泪痕在竹,愁绪縈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珮玉綵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参见“ 斑竹 ”。
(2).一种可供盆栽观赏,或为瓶花衬叶的多年生竹。茎细弱,枝纤细呈叶状水平开展。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黑色。也称云片竹。 金明 《文竹冬春分枝好》:“在自己的居室里,放置一盆幽雅的文竹,能给您增添生活的情趣。”
- 英文翻译
1.{植} asparagus fern
- 基本含义
- 指文雅、有才华的人。
- 详细解释
- 文竹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文”和“竹”。文指文雅、有才华,竹指品格高尚、坚韧不拔。文竹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既有文雅才华,又有坚韧高尚的品格。
- 使用场景
- 文竹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和品格,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 故事起源
- 文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邹阳列传》。邹阳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政治上非常有才华,也非常有品德。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文竹”,用来形容他的才华和品格。
- 词语结构
- 文竹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学校的一颗文竹,成绩优秀,品行端正。2. 她是一个真正的文竹,不仅擅长文学,还很善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文竹的形象与一个有才华、有品德的人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华和品格相关的成语,如文采飞扬、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文竹,写字又漂亮又工整。2. 初中生:她是一个真正的文竹,不仅学习好,还会弹钢琴。3. 高中生:他是我们学校的一颗文竹,不仅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 大学生:她是学校里的一颗文竹,不仅学术成绩突出,还热心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