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在职位上只是名义上的高级,实际上没有实权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地位上虽然高,但没有实际的权力。
- 例句
- 1. 他虽然是公司的总经理,但实际上只是个胥台,没有任何实权。2. 这个官员在地位上很高,但他只是个胥台,无法真正影响决策。
- 基本含义
- 指居高位但没有实权的人。
- 基本解释
即 姑苏台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姑苏山 ,一名 姑胥山 ,一名 姑餘山 。 姑苏臺 在其上, 闔閭 所作也。一名 胥臺 。” 清 顾炎武 《海上》诗之二:“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 胥臺 。”参见“ 姑苏臺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场制度,了解虚衔和实权的区别,以及官员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班长,但只是个胥台,没有实际的权力。2. 初中生:他在学校里是个班干部,但只是个胥台,没有真正的决策权。3. 高中生:他虽然是学生会主席,但只是个胥台,无法对学校的政策做出决策。4. 大学生:他在学生组织中担任副主席,但只是个胥台,无法对学校的重要事务产生实际影响。
- 故事起源
- 胥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的职位分为实权和虚衔。虚衔指的是只有名义上的高级职位,没有实际的权力。而实权指的是真正有实际权力的职位。胥台这个成语就是形容那些虽然在高位上,但没有实权的官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胥台”拆分为“胥”和“台”两个部分,胥台的含义就是在高位上没有实权。可以通过与实权相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胥台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胥台是由“胥”和“台”两个词组成。胥,指官职低下、地位卑微的人;台,指高位、高台。胥台合起来表示一个人在高位上,但没有实权,只是虚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