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相对落后,发展不够完善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知识、见识等方面相对狭隘、不够开阔。
- 例句
- 1. 这个小村庄离城市太远了,真是个东郡。2. 他在学术方面的见识太有限了,简直就是个东郡之人。
- 基本含义
- 指东方地区的郡县,比喻远离中央政权、偏僻而落后的地方。
- 基本解释
(1).郡名。 秦 置, 汉 因之。约当今 河南省 东北部和 山东省 西部部分地区。 东汉 以后,废置无常。《史记·魏世家》:“ 景湣王 元年, 秦 拔我二十城,以为 秦 东郡 。”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輙復分兵命鋭,脩完补辑,表行 东郡 ,领 袞州 刺史。” 唐 韩愈 《龊龊》诗:“ 河 堤决 东郡 ,老弱随惊湍。”
(2).泛指京师以东诸郡。 唐 杜甫 《野老》诗:“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闕秋生画角哀。” 朱鹤龄 注:“东郡,概指京东诸郡。”
(3).特指 夷陵郡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东郡 时题壁,南湖日扣舷。” 朱鹤龄 注:“ 夷陵郡 ,在 夔州 之东,故曰东郡。”一说,指 江陵县 。 钱谦益 注:“ 江陵 , 汉 旧县,属 南郡 。史记: 江陵 ,故郡都,西通 巴 巫 ,在 巴 巫 之东,故曰东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及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荒郊野岭”、“穷乡僻壤”等,来拓宽对偏僻、落后地区的描述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住在山里,离城市很远,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东郡的孩子。2. 初中生:这个小镇的交通不便利,经济也不太发达,有点像个东郡。3. 高中生: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有时候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东郡。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是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他在战争中击败了秦朝的军队,占领了许多地方。然而,在攻占了几个重要城市后,他却决定放弃进攻中央政权的首都,而返回自己的故乡东郡。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成语“东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东郡”这个词语的发音,来记忆它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偏僻而落后的地方,远离繁华的中央城市,将“东郡”与这样的形象联系起来。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东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代表了东方地区。在古代,中央政权通常集中在京城,而东郡则被视为偏远、边远的地方。因此,“东郡”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远离中央政权、偏僻而落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