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检括的词语解释
检括的意思
拼音:jiǎn kuò    注音:ㄐㄧㄢˇ ㄎㄨㄛˋ
基本解释

亦作“ 检栝 ”。1.检点约束。 汉 蔡邕 《贞节先生范史云碑》:“晚节禁宽,困於屡空,而性多检栝,不治产业。” 晋 刘琨 《答卢谌诗》:“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栝。”《旧唐书·苏良嗣传》:“王府官属多非其人, 良嗣 守文检括,莫敢有犯,深为 高宗 所称。”
(2).规矩,法度。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敬》:“驱之於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 唐 元结 《漫论》:“漫何检栝?漫何操持?漫何是非?”
(3).查察;清查。《梁书·武帝纪下》:“ 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九年》:“监察御史 宇文融 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母既没,而家人检括其衣匳,始见之。”
(4).量度。 章炳麟 《与简竹居书》:“以为经典所言,古今恆式,将因其是以检括今世之非,不得,则变其文迹,削其成事,虽諛直不同,其于违失经意,均也。”

基本含义
检括是指通过审核、审查来确认真实性或准确性,也可以表示审查、核实。
详细解释
检括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官员在处理案件时的一种方法。在处理案件之前,官员会用绳子将案卷捆绑起来,然后用印章盖上官方的检验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状态。当案件处理完毕后,官员会将绳子解开,这个过程就叫做检括。后来,这个词语引申为审核、审查来确认真实性或准确性的意思。
使用场景
检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文件、证据、信息等进行核实和审核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审查文件的真实性、核实事实的准确性、验证证据的可信度等场景。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个官员在处理一宗重要案件时,他非常小心地将案卷检查了很多遍,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是准确无误的。当他将案卷检查完毕后,他将绳子解开,这个过程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后来,人们就用“检括”来形容对事物进行仔细核查和审核的意思。
词语结构
检括是一个动宾短语,由“检”和“括”两个字组成。其中,“检”是动词,表示核查、审核的意思;“括”是名词,表示绳索的意思。
例句
1. 在提交报告之前,请务必对数据进行检括,以确保准确性。2. 这份文件经过了严格的检括,可以放心使用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检括”这个成语与官员处理案件时的绳索捆绑和解开的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官员在仔细检查案卷后,将绳子解开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审核、核实相关的成语,如“审时度势”、“审慎小心”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检括一下再交,不要出错。2. 初中生:在写论文之前,需要对引用的资料进行检括,确保准确性。3. 高中生:参加考试前,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括,弥补不足。4. 大学生:在写论文之前,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检括,确保信息的可信度。5. 成年人: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条款进行检括,以避免风险。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记忆“检括”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检括”的诗词

放漏舟滩入七里濑

岩溜蓄清响,樵风振林樾。

挽棹沿洄溪,冈峦瓦错硉。

白石激幽濑,苍崖露峭骨。

天宇回生光,日华翻勃窣。

漩洑曲埼通,周鉴穷检括

硖高秋气鲜,交疏锦绮缀。

蔓藻澹芳流,粼粼漱玉活。

澄渊理不违,得趣兴超忽。

侧闻羊裘翁,高卧掔江月。

(0)

为苗民所苦歌六十韵

二月日初七,压天风雨急。

仆夫问讯回,苗民水涡集。

仓卒戒行李,二三竞奔入。

天寒泥涂滑,出户行不得。

或牵牛数头,或缚鸡数只。

长枪插檐高,短剑耀白日。

动辄便杀人,相遇焉敢敌。

杂以无藉徒,孰与分南北。

老母惊且忧,扶持间道出。

彼来此已遁,囊橐罄收拾。

急度墓头岭,复恐见雪迹。

行行叶由凹,手足俱战慄。

儿云母疾行,母说疲无力。

坐憩长松下,蔽身草不密。

又逢恶少来,见骂作强贼。

刀枪罗我前,性命在咫尺。

母云我两儿,惧怕避横逆。

再拜致哀告,恸哭并二侄。

衣衫尽剥脱,裸体肉见赤。

长绳与弟连,缚手黑如漆。

嗔叱行步迟,遽以大刀击。

血流未得止,苦痛走更疾。

渐围至田中,枪立哨齐吸。

拔刀斫弟项,乞免幸勿及。

母忧失两儿,儿复忧母泣。

艰险万状生,忧危苦劳役。

内怀五脏饥,外被一身湿。

箠楚卒未休,死生安可必。

山中亦何有,所蓄仅米粒。

检括殆无遗,忽忽日将夕。

留连至宋村,心绪茫若失。

倏逢一卒来,相见似相识。

貌恳心甚慈,众皆被呵叱。

但云解其缚,外惧中悦怿。

兄弟相依回,泣母何处觅。

哀矜复自怜,举目百无一。

顷刻子见母,哀号叙痛衋。

斫松代膏明,拾草当菅席。

主仆皆畏寒,相忘共薰炙。

忧惧不待明,鸡鸣咸盥栉。

又复去喜坑,晨星尚未没。

山家已避舍,老母独匍匐。

逐队跻山椒,冒雨倚松立。

头上水淋面,足下寒彻骨。

明朝古唐山,盘折犹律崒。

乱石如蹲虎,狭径跨其脊。

呼号风泠泠,掩映云羃羃。

初疑茫昧中,天地如开辟。

往来不暂停,昏黑亦忘食。

当时已狼狈,宁复问家室。

幼女犹可怜,含啼抱呜悒。

不忧行路难,但恐弃沟洫。

朝廷本除祸,仁道立民极。

假威及蛮猺,所至皆戏剧。

杀掠果何辜,曷尝分玉石。

披萝遍山林,荡扫空郡邑。

不幸生斯时,处处值荆棘。

皇天远不闻,愁闷填胸臆。

残喘傥久延,今亦匪畴昔。

渠魁未殄除,默坐长太息。

(0)

读史

首夏气恢台,览书竟每昼。

书中多其词,检括理必覆。

彼俱陈死人,潜魂听鞫究。

贤愚止两门,蹈蹠有万构。

肘足韩魏接,肝胆楚越斗。

少忍俟其定,钟鸣彻尽漏。

吾观古今来,亟亟总为救。

烈火烧坤原,昏波泛天霤。

救者苟未止,天地乃考寿。

(0)

出入二岭行

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

入黄甘,出黄甘,一山二水分北南。

北南百谷会江海,镇亭下注南山潭。

问君何事经二岭,辟寇辟兵探绝境。

青山两路双阙开,桑柘人烟在深井。

迢迢横过澄溪头,水风激激流人影。

篮舆落日黄泥坂,短策东风日将晚。

深竹人家少邻并,麦苗翠被铺平田。

忍饥犹自念民饥,饼饵风来一饱宽。

况今圣算穷幽遐,检括丁口究阡陌。

或说更戍起南氓,或议关防驱北客。

中原陇土少人耕,何惜就宽因去窄。

自古先王订版图,兵农合一如常式。

呜呼先王为民定军例,后王为军定民籍。

呜呼老儒临风三叹息,为国何如惜民力。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