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得第的词语解释
得第的意思
拼音:de dì    注音:˙ㄉㄜ ㄉㄧˋ
使用场景
得第常用于形容在比赛、考试或竞争中获得第一名或第一次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取得最出色的成绩或地位。
例句
1. 这次考试,小明得第一名了。2. 他在比赛中一直努力,最终得第一次机会。
基本含义
指得到第一名或第一次,表示在某一方面取得最好的成绩或最高的地位。
基本解释

科举考试取中须评定等第,因称中式为得第。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如今都应过举,得第了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只怕你得第之后,有个绣球楼上打,他情分辜负煞。”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 寧津生 自是诵 应震 文,而得第者四。”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功令所在,士之工此者得第。”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得第相关的成语,如“得意忘形”、“得过且过”等,可以拓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的作文比赛中得第一名了!2. 初中生:我在学校的数学竞赛中得第一名,老师夸奖了我。3. 高中生:这次英语考试我得第一名了,家长都很高兴。4. 大学生:我在全校的科研竞赛中得第一名,得到了奖学金。5. 成年人:他在公司中一直表现优秀,最终得第一次晋升机会,成为了经理。
故事起源
关于得第的故事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源自《左传》中的故事。据说,春秋时期,吴国的太子夫差喜欢射箭,他非常自负,并以射箭技术自居。有一天,太子夫差听说有个人在射箭方面非常出色,他决定与对方比试一番。比赛的结果是,太子夫差输给了对方。太子夫差非常气愤,但也深感对方的厉害。于是,他赞叹道:“吾得第一,而彼得第二。”从此,“得第”成为了形容取得最好成绩或地位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太子夫差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得第这个成语。想象太子夫差输给了对手后,赞叹对方的厉害,说出了“得第一,而彼得第二”的话语,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得第的结构为“得”+“第”。
详细解释
得第是由“得”和“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得”表示获得、取得,而“第”表示第一。得第的意思是取得第一名或第一次,指在某一方面取得最好的成绩或最高的地位。
(0)
诗文中出现“得第”的诗词

第三孙弥月小饮

茅檐喜得第三孙,草草团栾笑语温。

晚菊客贻黄似盖,新篘儿喜绿盈樽。

生涯素薄书差富,旧物能留砚仅存。

儒级传来方四叶,九龙入梦始曾门。

(0)

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吾乡说三宋,伯也抱奇伟。

太学三十年,不作举子语。

晚当拜特恩,青衫送还官。

开口论世事,有舌不可扪。

吾皇开寿域,汪濊泽万国。

勉公俯而就,如女有正色。

翻然感际会,千载今一时。

谁欤俾宿留,再和归来辞。

渊明归有田,公归徒四壁。

姑奉祝融祠,胜煮南山石。

公乎未得第,我辈惭登科。

空飧了无补,奈此归来何。

(0)

七十自寿八首·其三

负笈才逾弱冠时,黉宫尺地许扬眉。

待赓蘋野三番试,曾踏槐花两度迟。

人羡开荒先得第,我惭摩垒独搴旗。

高堂白发双亲在,赢得浮名慰所思。

(0)

张秀才下第

得第何人愧不平,道存颜巷亦为荣。

应知未丧斯文也,且把新诗乐性情。

(0)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其三

两汉举贤良,六朝贵门第。

设科不分目,我清重进士。

孔、孟生今日,必就有司试。

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五岳填心胸,往往矜爪嘴。

三战复三北,马齿加长矣!

破剑短后衣,年年来侮耻。

下争鸡鹜食,担囊走千里。

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

群书杂然陈,所志非所事。

枘凿殊方圆,如何可尝试?

今上元二年,诏书下黄纸。

帝曰尔诸生,尔其应大比。

纷纷白袍集,臣亦出载贽。

既不莘野耕,又难漆雕仕。

龙门虽则高,舍此何位置。

抡才国所重,得第亲亦喜。

绕床夜起舞,何以为臣子?

(0)

拔可将以三月归闽赠之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

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

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

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

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

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

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

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

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

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

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

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

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

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

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

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

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

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