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行尸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活力、没有创造性地工作或行动。比如,当一个人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缺乏热情和创意时,可以说他像个行尸一样。
- 例句
- 1. 他整天只是像个行尸一样工作,缺乏创造力和热情。2. 这个公司的员工都像行尸一样,缺乏活力和灵感。
- 基本含义
- 指死人行走,比喻毫无生气或机械地行动。
- 基本解释
见“ 行尸 ”。
亦作“ 行尸 ”。1.指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的人。《汉书·王莽传下》:“ 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宋 欧阳修 《辞宣徽使判太原札子》:“殊不知臣心志已衰,精神并耗,虽未伏枕,实一行尸。” 黎元洪 《檄山东文》:“乳臭黄口,则委之以兵权;行尸白髮,则寄之以政柄。” 朱自清 《赠A.S.》诗:“你将为春雷一震,让行尸们惊醒!”
(2).病名。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治尸厥方>》“尸厥脉动而无气”注:“形如不病,人有气而脉动失常,名曰行尸。”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探索其他与活力、行动相关的成语,如“死气沉沉”、“一动不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生病了,走路的时候像个行尸一样。2. 小学生:老师每天上课都像个行尸一样,让我们觉得很无聊。3. 中学生:考试前,同学们都像行尸一样埋头苦学。4. 大学生:那个学生社团的活动总是不受欢迎,大家参加的时候都像行尸一样。5. 成年人:工作忙碌使他变得像个行尸一样,没有时间休息和娱乐。
- 故事起源
- 行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天运篇》中,其中写道:“行尸之人,不以离死之地为远。”这句话意味着一个行尸之人,无论离死的地方有多远,都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没有生气或机械地行动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行尸的形象与一个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僵尸或死人在行走,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生气和活力。
- 词语结构
- 行尸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是动词,表示行走;“尸”是名词,表示死人。
- 详细解释
- 行尸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行的意思是行走,尸的意思是死人。行尸的意思是死人行走,形容一个人没有生气或机械地行动,缺乏活力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