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 崆峒子 。 金 元好问 《太简之画松风图为修端卿赋》之二:“好就 崆峒山叟 问,醉眠春昼果何心?” 金 赵秉文 《游崆峒四绝》之二:“为问 崆峒山叟 道,可能高枕听松风?”亦称“ 崆峒叟 ”。 明 许潮 《同甲会》:“俺几个鍊精形,共效 崆峒叟 。”
- 基本含义
- 指年纪很大的人,也用来形容年长而有智慧的人。
- 详细解释
- 崆峒山叟是指生活在崆峒山的老人,崆峒山是中国山西省的一座名山,被誉为“华夏第一山”。崆峒山叟所代表的是年纪很大的人,他们在崆峒山修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因此被人们称为“崆峒山叟”。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年长而有智慧的人,可以用来称赞那些经验丰富、智慧超群的长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年纪虽然不大,但却非常聪明睿智。
- 故事起源
- 崆峒山叟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崆峒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山上住着一位修道者,他经过多年的修炼,获得了非凡的智慧和长寿。因此,人们把这位修道者称为“崆峒山叟”,并将其作为成语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
- 词语结构
- 崆峒山叟的结构是“名词+名词”,其中“崆峒山”作为修道者的居住地,而“叟”则是对修道者的称呼。
- 例句
- 1.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真是一位真正的崆峒山叟。2. 那位老教授虽然年纪大,但思维敏捷,真是一位活脱脱的崆峒山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崆峒山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生活在崆峒山的老人,他的智慧和经验就像崆峒山的山巅一样高耸而伟岸,让人难以忘怀。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崆峒山和道教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虽然已经七十岁了,但他还是一位崆峒山叟,经常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2. 初中生:那位老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的智慧和学识还是很深厚,真是一位真正的崆峒山叟。3. 高中生:年纪虽然不大,但他的思维方式很成熟,可以说是一位小崆峒山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