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臬使的词语解释
臬使的意思
拼音:niè shǐ    注音:ㄋㄧㄝ ˋ ㄕㄧˇ
使用场景
臬使一词通常用于形容被派遣出使的人,特别是那些身份低微的官员。它可以用来指代外交使节、使者、代表团成员等。在现代语境中,臬使也可以用来形容被派遣出去完成某项任务的人。
例句
1. 他是我国的一位臬使,被派往国外进行外交任务。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臬使,他们将代表我们参加国际会议。
基本含义
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被派遣出使的人。
基本解释

即按察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回目:“乾嫂子色笑代承欢,老捕役潜身拿臬使。”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官制和外交使节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中关于臬使的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被老师选为班级的臬使,他要去参加学校的代表团。2. 小学生:我妈妈是一位臬使,她经常出差到其他城市开会。3.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被选为臬使,他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大会。4. 高中生:我国的外交部长是一位臬使,他经常出访各国进行外交交流。5. 大学生:我在大使馆实习,负责接待外国臬使来访。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臬使这个成语的起源、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使用场景以及记忆方法,并且可以通过举例来帮助不同年龄层的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故事起源
关于臬使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制。在古代,官员被派遣出使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而低级官员往往被选中执行这样的任务。因此,臬使一词就形成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臬使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小官员被派遣出使的场景,他穿着朴素的衣服,手持使节的文书,踏上了外出的征程。
词语结构
臬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臬”和“使”各自有着独立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后产生了新的含义。
详细解释
臬使是由“臬”和“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臬”指的是古代官职中的一种低级官员,类似于现代的小官,而“使”则表示派遣出使的行为。臬使一词最初用来形容低级官员被派遣出使的情景,后来逐渐演变为指被派遣出使的人。
(0)
诗文中出现“臬使”的诗词

至郢同乡三臬使集宴因赠

名藩臬使三贤并,藉甚吾邦昔见稀。

独夜繁灯张馆宴,清秋凉雾拂仙帏。

文昌象纬通南斗,执法星芒切太微。

持轴愿看公等入,早令皇治迈垂衣。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