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弃绝 qìjué
[forsake] 抛弃;不要
- 英文翻译
1.abandon; cast aside
- 详细解释
(1).断绝;抛弃。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含 乃弃絶人事,躬亲侍养,以知名州党。” 唐 杜甫 《垂老别》诗:“弃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先蒙惠书,又復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於此,而足下终不弃絶,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 丁玲 《自杀日记》五:“说我脾气坏,难道我学不会那些虚假的技巧,就该被人弃绝吗?”
(2).指被抛弃。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閤下儻引而致之,密加识察,有少不如所言, 愈 为欺罔大君子,便宜得弃絶之罪于门下。” 清 梅曾亮 《复上汪尚书书》:“然则推公之心,其有以卑位自嫌,而不敢自进其説者,固宜得弃絶之罪於大君子,而未离乎卑陋之见者也。”
- 基本含义
- 放弃、拒绝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某种不良行为或不合理要求坚决拒绝或放弃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对某种价值观、信仰或原则的坚守。
-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记载了一个故事:王莽篡位后,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是禁止私人拥有地产。有一位叫郑昌的人家有一块肥沃的田地,但他不愿将其上交给王莽。于是,王莽派人来强行征收,但郑昌坚决拒绝,甚至把田地上的庄稼都烧了。这个故事成为了“弃绝”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弃”和宾语“绝”组成。
- 例句
- 1. 他弃绝了那份不合理的工作要求。2. 她弃绝了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3.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轻易弃绝希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弃绝”理解为“放弃绝对”,表示坚决不接受或不参与。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弃旧图新”、“弃暗投明”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弃绝了吃零食的诱惑,专心写作业。2. 初中生:他弃绝了跟同学一起旷课的提议。3. 高中生:她弃绝了参加派对,选择在家复习考试。4. 大学生:我弃绝了暑假旅游的机会,为了实习工作。5. 成年人: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轻易弃绝希望,要坚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