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用于表示禁止或不允许的情况。
- 例句
- 1. 这里不得吸烟,请您配合。2. 在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或传纸条。3. 他犯了错误,不得不接受处罚。
- 基本含义
- 不能,禁止,不允许
- 基本解释
◎ 不得 bùdé
[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不得”的成语,如“不得善终”、“不得已而为之”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里,不得乱扔垃圾。2. 初中生:考试期间,不得抄袭他人的作业。3. 高中生:驾驶机动车时,不得酒后驾驶。4. 大学生:在图书馆里,不得大声喧哗。5. 成年人:在公共场所,不得随地吐痰。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不得”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不得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衍有不得,吾有一言。”这里的“不得”指的是“不可以”,表示禁止。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成语,用于表示禁止或不允许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其他含有“不”和“得”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例如“不可思议”、“不得了”等。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场景进行记忆,例如在不允许吸烟的地方想象一个大大的“不”字和一个红色的“禁止”标志。
- 词语结构
- 不得是一个由副词“不”和动词“得”组成的固定搭配。
- 详细解释
(1).不能得到;得不到。《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 晁错 《论贵粟疏》:“夫腹飢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许 族人有失银剪者,方遍觅不得。” 茅盾 《追求》八:“前任的历史教员和 曼青 对调了功课后,仍然不得学生的拥护。”
(2).不能;不可。《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阍,门者也,寺人也,不称姓名。閽不得齐于人。”《后汉书·朱儁传》:“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 唐 王昌龄 《浣纱女》诗:“ 吴王 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西游补》第十五回:“话得 孙行者 哭不得,笑不得。” 老舍 《四世同堂》六六:“他是温室里的花,见不得真的阳光与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