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闻教常用于描述人们从他人身上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用来表达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倾听和吸收他人的智慧。
- 例句
- 1. 他很懂得闻教,总是虚心向他人请教经验。2.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闻教的心态,不断吸收他人的智慧。
- 基本含义
- 指通过听闻或传闻得到的教诲和教导。
- 基本解释
领教;受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郎 天才,宿搆必富,可使鄙人得闻教乎?”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闻教”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听风是雨”、“虚心听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闻教,因为每次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多听闻教,通过倾听他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 高中生:大学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实践经验,我觉得这是很有价值的闻教。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向导师请教了很多问题,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闻教。
- 故事起源
- 闻教最早出自《庄子·德充符》:“闻教而不授受,是莫大之病。”这句话是庄子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倾听他人的教诲。后来,这句话演化成为成语“闻教”,用来形容通过倾听他人的教诲来获得启示和教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大教室里,坐在讲台前的座位上,聆听着来自不同方向的教导和教诲,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闻”和“教”。
- 详细解释
- 闻教是由“闻”和“教”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闻”指的是通过听闻或传闻得到的信息,“教”则表示教导和教诲。闻教意味着通过倾听他人的经验、教训或智慧来获得启示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