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挹损一般用于描述战争、灾害等情况下的人员和物资的减少,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历史故事等场景。
- 例句
- 1. 在这场战争中,我军挹损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2. 这次灾害导致了农作物的挹损,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 基本含义
- 挹损是指减损、削减,指因战争、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人员和物资的减少。
- 基本解释
(1).减少;缩小。《管子·轻重乙》:“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子皆案囷窌而不能挹损焉。”《汉书·谷永杜邺传赞》:“及 钦 欲挹损 凤 权,而 鄴 附会 音商 。永陈三七之戒,斯为忠焉。”
(2).贬抑。《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明史·宦官传二·冯保》:“ 保 属 居正 草帝罪己手詔,令颁示阁臣。词过挹损,帝年已十八,览之内惭。”
(3).谦逊。 汉 蔡邕 《和熹邓后谥》:“允恭挹损,密勿在勤。”《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 文帝 纳后于 鄴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后宠愈隆而弥自挹损。” 宋 叶适 《北村记》:“﹝公﹞既以天趣得真乐,而又能挹损其言,不自夸擅,可谓贤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损兵折将”、“兵荒马乱”等,来丰富对战争和灾害等情况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次地震导致了很多房屋的倒塌,造成了人员和物资的挹损。2. 初中生:这场战争使得国家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挹损。3. 高中生:这次洪灾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挹损,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 故事起源
- 关于挹损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起源于古代战争和灾害时期,描述人员和物资的减少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挹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倾斜的容器中倒出物品的过程,这样就能够联想到挹损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挹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属于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挹损是由“挹”和“损”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挹”是指倒出、倾注的意思,“损”是指减少、削减的意思。挹损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因战争、灾害等原因导致人员和物资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