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从迹的词语解释
从迹的意思
拼音:cóng jì    注音:ㄘㄨㄙˊ ㄐㄧˋ
基本解释

亦作“ 从跡 ”。1.即踪迹。追随仿效;追查。《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委蛇,行可从迹也。” 孔颖达 疏:“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迹而效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王使人上书告相,事下廷尉治。从迹连王,王使人候司。” 颜师古 注:“从,读曰踪。” 章炳麟 《辨诗》:“《七畧》次赋为四家:一曰 屈原 赋,二曰 陆贾 赋,三曰 孙卿 赋,四曰杂赋…… 陆贾 不可得从跡。”
(2).即踪迹。迹象。《汉书·张汤传》:“事变从迹安起?”
见“ 从迹 ”。

基本含义
从迹是指根据迹象、蛛丝马迹推测事情的真相或发展趋势。
详细解释
从迹是由“从”和“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从迹的意思是根据一些细微的迹象或线索来推测事情的真相或发展趋势。它强调了通过细致观察和推理来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从迹一词常用于描述侦探、调查员或分析师等职业在处理案件或问题时所采用的推理方法。此外,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通过观察细节来推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智慧的侦探通过观察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最终成功破解了一桩复杂的案件。这个故事传承下来,人们开始使用“从迹”这个成语来形容通过细致观察和推理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词语结构
成语“从迹”的结构是“名词+名词”,其中“从”是动词,表示通过观察和推理;“迹”是名词,表示蛛丝马迹或线索。
例句
1. 他通过观察受害者的家中发现的一些细节,从迹推测出了凶手的身份。2. 这位分析师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从迹推测出了市场的发展趋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成语“从迹”:1. 将“从迹”这个词语拆分成“从”和“迹”,并理解它们的含义。2. 想象一个侦探通过观察蛛丝马迹来推测事情的真相,将这个场景与成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进一步扩展对成语“从迹”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从迹推测出了小狗的踪迹,找到了它藏起来的骨头。2. 初中生:通过观察校园里的迹象,我从迹判断出下雨了,所以带了雨伞出门。3. 高中生:我从迹分析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它的后果。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从迹推测出他们的心理状态。
(0)
诗文中出现“从迹”的诗词

兵马曹季良宅夜集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馀。

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

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

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

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

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0)

题赵承旨陶令像鲜于太常归去来辞赠致政太宰杨公

陶令生平兴萧瑟,到官毋过八十日。

五株杨柳胜栽花,百亩公田都种秫。

拂袖长歌归去篇,舁篮岂是膏肓疾。

世事从他三复四,生儿任昧六与七。

却怪渠祖长沙公,婆娑八十讳称翁。

即论运甓铃阁底,何似抱瓮春畦中。

孤剑雄扶江左日,一丝高挽义熙风。

忘年自识将军意,易姓方怜处士忠。

千载从人论行止,谁似关西杨伯起。

力在寸心输社稷,功成馀事施山水。

未老能抛太尉章,得归即号柴桑里。

五男却是五麒麟,海内俱称万石君。

今去山中看宰相,由来平地有仙人。

吴兴才子工写真,渔阳老手书绝伦。

风流一代不可即,翰墨万古恒如新。

我题此图见微向,须从迹外探心赏。

长沙太迟彭泽速,君臣道尽公当往。

(0)

瓢饮陈子在病后见寄次韵奉答

闻君卧病长于悒,文会过从迹顿疏。

空对秋风惊节物,无因杯酒具园蔬。

柴荆昼掩听残雨,灯火凉生理故书。

一启来缄拜佳什,清泠如奉笑谈馀。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