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攻城用的器械。《后汉书·来歙传》:“ 歙 乃大修攻具。”《北史·僭伪附庸传·屈昌》:“今轻军讨之,进不可剋,退无所资。不若步军攻具,一时俱往。” 清 赵翼 《龙尾关》诗:“叩关造攻具,杀气振烟靄。”
- 基本含义
- 指用于攻击或进攻的器具或工具
- 详细解释
- 攻具是由“攻”和“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攻具指的是用于攻击或进攻的器具或工具,常用来形容武器、战争工具等。这个成语强调了攻击或进攻的手段和工具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战争策略、武器装备等方面的话题。
- 故事起源
- 攻具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卫青王恢列传》中。当时,卫青和王恢被派往匈奴进行作战,他们带着大量的攻具,最终成功击败了匈奴。这个故事强调了攻具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词语结构
- 动+ 名
- 例句
- 1. 他们准备了大量的攻具,为了能够顺利攻下敌人的据点。2. 在战争中,攻具的使用往往决定了胜负的结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攻具”这个词语的发音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士兵拿着攻击用的工具,准备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场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军事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了解更多关于战争策略、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士兵们用攻具打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2. 初中生:在古代战争中,攻具的使用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高中生:攻具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战斗的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