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适野的词语解释
适野的意思
拼音:shì yě    注音:ㄕㄧˋ ㄧㄜˇ
使用场景
适野一词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得自在、适应能力强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户外活动中表现出色,或者指一个人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情况。
例句
1. 他在山野间生活多年,适野的能力非常强。2. 这只鸟类适野的能力很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基本含义
适应自然环境,生活得自在。
基本解释

犹言前往野外。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 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宋 邢居实 《秋风三迭》诗之三:“登高望远不自聊,驾言适野兮谁与游遨?” 清 谢重辉 《适野》诗:“适野听鸣禽,轻装冒朝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成语,如“适应时代”、“随遇而安”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是个喜欢户外活动的人,他适野的能力很强。2. 初中生:这只猫咪在野外生活了很久,它的适野能力非常强。3. 高中生:在这次户外拓展活动中,我发现自己的适野能力还需要提高。
故事起源
适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时期,郎顗是当时的一位官员,他年轻时以骑射而闻名。郎顗成长后,他在与人交谈时经常以草木的性情和风雨的变化来比喻人事,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因此人们称他为“适野”。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适野成语与郎顗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一下他在自然环境中适应自如的样子,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适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适”是动词,表示适应;“野”是名词,表示自然环境。
详细解释
适野源于《后汉书·郎顗传》:“郎顗少时,以骑射名于乡里。及郎顗长大,为郎中,每与人言,辄称草木之性情,及风雨之变易,无不负荷其能,故人皆谓之适野。”成语指一个人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生活得自在,不受拘束。
(0)
诗文中出现“适野”的诗词

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0)

秋夜

草蔓行多露,虫声报早秋。

明河斜未转,大火巳西流。

欲作传杯饮,谁能秉烛游。

清晨拂鞍马,适野拟消忧。

(0)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

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

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

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

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0)

花街道中

一雨群峰绿,登临适野情。

岭云寒不散,涧水晚逾清。

竹里茅檐小,山根树影平。

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

(0)

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独坐思归

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

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无谋堪适野,何力可拘原。

只有容身去,幽山自灌园。

(0)

秋风三叠寄秦少游·其三

秋风浩荡兮天宇高,群山逶迤兮溪谷寂寥。

登高望远兮不自聊,驾言适野兮谁与游遨。

空原无人兮四顾萧条,猿狖与伍兮麋鹿为曹。

浮云千里兮归路遥,愿言思子兮使我心劳。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