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折肱一词常用于形容为了帮助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情况,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用于形容医生在战时奋不顾身地救治伤员,或者形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 例句
- 1. 他为了救援被困的人们,毫不犹豫地折肱奋力拯救。2. 这个医生在抢救伤员时,折肱的精神令人敬佩。
- 基本含义
- 指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甘愿舍弃自身的利益或生命。
- 基本解释
(1).喻久经磨练而富有经验。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参见“ 三2折肱 ”。
(2).犹折节。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京师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参见“ 折节 ”。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等,扩展对于奉献精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帮助同学,折肱帮助他们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地震发生时,许多勇敢的人们折肱救出了被困的人。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为了研究新药物,折肱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4. 大学生:志愿者们折肱奉献,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
- 故事起源
- 折肱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左传》中的一则故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折肱”与牺牲、奉献等词语联系起来来记忆,例如,“折肱”意味着为了帮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 词语结构
- 折肱的结构为“折 + 肱”,其中“折”指折断,“肱”指胳膊。
- 详细解释
- 折肱源自《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故事中,晋国的大夫韩宣子因帮助国君庄公治理国家事务,多次请罪并承担责任,最终导致他双臂折断。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为了帮助他人而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