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聒聒的词语解释
聒聒的意思
拼音:guō guō    注音:ㄍㄨㄛ ㄍㄨㄛ
基本解释

(1).多言喧扰貌。引申有愚而拒善自用之意。《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孔 传:“聒聒,无知之貌。” 陆德明 释文:“ 马 及《説文》皆云拒善自用之意。” 明 唐寅 《醉时歌》:“几番死兮几番活,大梦无凭閒聒聒;都是自家心念生,无念无生即解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路上又遇一失路人,再三求住,聒聒不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言天然,则禘祫海藻,享祧蝯蜼,六洲之氓,五色之种,谁非出於一本?而何必为是聒聒者邪?”
(2).象声词。 唐 皇甫冉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流聒聒兮湍与瀨,草青青兮春更秋。” 宋 欧阳修 《归田四时乐春夏》诗之一:“鸣鳩聒聒屋上啄,布穀翩翩桑下飞。”《西游记》第十三回:“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五:“人丛中爆发出了聒聒不停的掌声。整个会场接着更喧腾的宛如烧起了大火。”
(3).即聒聒儿。 明 袁宏道 《畜促织》:“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参见“ 聒聒儿 ”。

基本含义
指声音嘈杂、喧闹。
详细解释
聒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嘈杂、喧闹。它常常用来形容人声喧闹、嘈杂的场合。
使用场景
聒聒一般用于形容嘈杂的环境或人声喧闹的场合。比如,聒聒的市场、聒聒的鸟叫声等。
故事起源
据说,聒聒这个成语的起源源自古代的一种鸟类,名为“聒聒鸟”。这种鸟的叫声非常嘈杂,声音高亢,所以人们用“聒聒”来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词语结构
聒聒是一个重复词语,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例句
1. 市场上人声聒聒,非常热闹。2. 教室里同学们聒聒地讨论着问题。3. 他们的聒聒声把我吵醒了。
记忆技巧
可以把聒聒的发音想象成鸟叫声一样嘈杂、喧闹,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喧宾夺主”、“声东击西”等,可以帮助丰富对聒聒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教室里同学们聒聒地玩耍,老师生气了。2. 初中生:食堂里学生们聒聒地排队打饭,有些混乱。3. 高中生:公园里人声聒聒,大家都在放松休闲的时候。
(0)
诗文中出现“聒聒”的诗词

春耕

乱后荒田杞棘生,归来还喜见春耕。

随犁细雨濛濛湿,转垄新泉聒聒鸣。

好劝卖刀添健犊,尽令长亩种香粳。

腐儒一饱真馀事,莫遣闾阎有叹声。

(0)

螳螂捕蝉诗

鸣蜩善择木,木美叶敷腴。

国于美荫中,自庆无他虞。

螳螂伺其便,欲进复趑趄。

怒臂俄一施,捕取如囚拘。

委身膏利吻,性命才须臾。

均之细微物,一何强弱殊。

蜩乎汝无识,自知其过欤。

物在宇宙间,谨默乃安居。

今汝独聒聒,昼夜长喧呼。

汝闹力不足,彼静智有馀。

胜负从此决,谁谓汝非辜。

螳螂既得意,自谓真良图。

那知仅一饱,燕鹊已窥觎。

出尔反乎尔,胡能独全躯。

乃知祸与福,不系巧与愚。

哓哓固不免,默默复何如。

置之不足道,燕坐观厥初。

(0)

孔雀东南飞

孔雀南飞,集于桂林。公子令德,不如故人。

雷何填填,其阴其雨。灌木高栖,惜其毛羽。

五步一啄,十步一息。令子非匹,不饮下食。

疾风聒聒,哕矣姑恶。姑恶姑恶,妾罪斯作。

介鸟群处,不移匹双。母也天只,我心衋伤。

霍丘有隤,庐竭则亏。鸣悲孔雀,鉴形莫回。

(0)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一春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0)

遣兴二首·其一

聒聒鸣鸠莫笑渠,百年我亦旋枝梧。

病知药物难为验,老觉人间不足娱。

茆屋何妨度寒暑,蔬餐且可遣朝晡。

钓船一出无寻处,千顷江边雪色芦。

(0)

秋怀五首·其一

西风入商管,众木夜有声。

候虫竟何为,聒聒终夕鸣。

彼亦有所思,感此岁月征。

人生岂异适,长啸一拊楹。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