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闹竿的词语解释
闹竿的意思
拼音:nào gān    注音:ㄣㄠˋ ㄍㄢ
使用场景
闹竿常用于描述人们争执不休、互相争斗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商业、家庭等各个领域中的争议、纷争。
例句
1. 他们为了争夺公司的控制权,争吵得闹竿了。2. 这对夫妻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争执不休,家里一片闹竿。
基本含义
指人们争论激烈,互相争斗的场面或状态。
基本解释

亦作“ 闹桿 ”。一种悬挂各种玩具或诸色杂货的竹竿。古代货郎所用。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色杂货》:“小儿戏耍家事儿,如……闹竿儿。”《词林摘艳·<摊破金字令·春游>曲》:“花篮儿和闹桿并食垒,鞦韆下共相随,花压帽簷低。”《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看时,却是人头、人脚、人手掛在屋簷上,一似闹竿儿相似。”参阅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闹竿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闹竿”相关的成语,如“闹翻天”、“争吵不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两个同学为了争夺一个玩具,争吵得闹竿了。2. 初中生:班里的两个学生因为意见不合,吵得闹竿了。3. 高中生:学校里的两个社团为了争夺文化节的主题,争辩得闹竿了。4. 大学生:学生会的选举中,候选人们为了争夺职位,争吵得闹竿了。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有记载:“鲁人闹竿于郓。”这个故事发生在鲁国的郓城,当时鲁国的人们为了争夺权力而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形成了一个闹得非常厉害的场面,后来人们就用“闹竿”来形容这种争斗的情景。
记忆技巧
可以将“闹竿”与“争吵激烈”、“纷争不断”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要由动词“闹”和名词“竿”组成。
详细解释
闹竿是由“闹”和“竿”两个词组成的。闹指喧哗、争吵、争斗,竿指竹竿。成语中的“竿”是指古代用来打架的一种道具,也可以理解为战争中的兵器。闹竿形容人们争论激烈、互相争斗的情景,意味着争斗激烈、纷争不断。
(0)
诗文中出现“闹竿”的诗词

蓦山溪·其一

淡妆西子,怎比西湖好。

南北两长堤,有罨画、楼台多少。

翠光千顷,一片净琉璃,泛兰舟,摇画桨,尽日金尊倒。

名园精舍,总被游人到。

年少与佳人,共携手、嬉游歌笑。

夕阳西下,沈醉尽归来,鞭宝马,闹竿随,簇著花藤轿。

(0)

看灯词·其五

文锦坊西后市南,闹竿挑过百花篮。

少年游子誇轻俊,拾得双头碧玉簪。

(0)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其六

镂玉雕琼簇闹竿,珠花翠叶缕金篮。

东家年少贪游冶,正值明朝三月三。

(0)

绿头鸭.和马九皋使君湖上即事

别来时。绿笺犹寄相思。

自当年、黄州人去,不烦朱粉重施。

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奁空、影淡芳姿。

蝶抱愁香,莺吟怨曲,残红一片洗胭脂。

更谁汲、香泉菊井。寂寞水仙祠。

西泠甃、苔衣生满,懒曳筇枝。

尚依依、月移疏影,黄昏翠羽□差。

问丹砂、石涵坠井,寻古寺、金匾题诗。

岁晚江空,童饥鹤瘦,匆匆舍此欲何之。

且重和,四时渔唱,象管写乌丝。

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闹竿儿。

(0)

绿头鸭 和马九皋使君湖上即事

别来时。
绿笺犹寄相思。
自当年、黄州人去,不烦朱粉重施。
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奁空、影淡芳姿。
蝶抱愁香,莺吟怨曲,残红一片洗胭脂。
更谁汲、香泉菊井。
寂寞水仙祠。
西泠*、苔衣生满,懒曳筇枝。
尚依依、月移疏影,黄昏翠羽□差。
问丹砂、石涵坠井,寻古寺、金匾题诗。
岁晚江空,童饥鹤瘦,匆匆舍此欲何之。
且重和,四时渔唱,象管写乌丝。
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闹竿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