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夏至的词语解释
夏至的意思
拼音:xià zhì    注音:ㄒㄧㄚˋ ㄓㄧˋ
基本解释

◎ 夏至 xiàzhì
(1) [summer solstice]∶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英文翻译

1.June solstice; the Summer Solstice (10th solar term)

详细解释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至,指阳气至极,阴气始至和日行北至。《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 汉 郑玄 注:“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糉。”参阅 黄奭 辑 南朝 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见《汉学堂经解》)。

基本含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天的最高点,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阶段。
使用场景
夏至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达到顶峰或高潮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事业的发展、情感的升华等。
故事起源
夏至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有关。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最长,农作物也进入了生长的最旺盛阶段。因此,夏至被视为农民们最忙碌的时候,也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果的体现。
词语结构
夏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事业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终于达到了夏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 这个团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已经到达了夏至的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夏至这个节气的特点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夏至代表着夏天的最高点,而成语夏至则表示事物达到顶峰或高潮的状态。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气的知识,深入了解中国农业文化和农民的生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至的时候我可以放假了,可以去游泳了。2. 初中生:我的成绩在这次考试中达到了夏至,我很开心。3. 高中生:夏至代表着夏天的开始,也代表着我即将毕业,迎接新的阶段。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我的能力能够达到夏至,取得更大的成就。
(0)
诗文中出现“夏至”的诗词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0)

夏日杂兴七首·其六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巳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0)

思归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0)

夏至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0)

赠潘高士·其一

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常使居土釜,莫令铅汞分。

子母既相感,火候常温温。

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云。

(0)

沁园春.荔枝

夏至初丹,喜有蝉催,向遍桂洲。

正丁香大小,争衔红翠,明珠的皪,半擘浮丘。

膏滑难濡,绡轻尚汗,一一先教双掌留。

妃唇啮,笑玉浆四注,甘入心流。擎来蚤已蠲愁。

更挂绿离离堆满篝。

爱肉芝成水,无劳草汁,露华可醉,不用花篘。

留齿何曾,含消绝似,解渴须从焦核求。

醉还好,自清明过后,餐到深秋。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