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骚体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诗歌和骚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文笔或写作风格。
- 例句
- 1. 他的诗歌写得很骚体,给人一种华丽动人的感觉。2. 这篇文章采用了骚体的写作风格,引人入胜。
-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诗歌的风格华丽而动人。
- 基本解释
◎ 骚体 sāotǐ
[Sao style] 模仿屈原《离骚》的文体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古代文学和修辞手法的知识,了解不同文学风格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那些写得很骚体的童话故事。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学习骚体的写作技巧,让作文更生动有趣。3. 高中生:我正在研究骚体的诗歌,希望能写出一首出色的作品。4. 大学生:这篇论文使用了骚体的风格,给人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 故事起源
- 骚体最早出现在《楚辞》中,由屈原所创作的《离骚》被视为骚体的代表作品。屈原以华丽动人的辞章,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己遭遇的思考,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范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骚体”与“华丽动人”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一幅华丽的画面或动人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骚体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骚”和“体”,其中“骚”表示华丽、动人,而“体”表示风格、形式。
- 详细解释
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 战国 时 楚国 ,以大诗人 屈原 所作《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这类作品,富于忬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延年 以曼声协律, 朱 马 以骚体製歌。” 郭沫若 《谈诗歌问题·新诗并未抛弃中国诗歌的传统》:“由四言而骚体,由五、七而长短句,乃至由词而曲,曲再要加入衬字衬句,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