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统治、征服敌人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掌控局势或驾驭他人。
- 例句
- 1. 他们英勇无畏地驭戎,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2. 这位领导者善于驭戎,成功地统一了各个部落。
- 基本含义
- 指统治、征服外族或敌人。
- 基本解释
执掌军事。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六国》:“虽 阿衡 宰政, 賁 育 驭戎,何益於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征服、统治相关的成语,如“驭人如己”、“驭下无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驭戎者,她总能控制好班级的秩序。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古代将领的驭戎故事。3. 高中生:政治家必须具备驭戎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优势。4. 大学生:这位企业家通过驭戎的手段,成功地打入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中国有位名叫姜尚的国君,他在位时,经常征战外族,最终成功统一了燕国。姜尚统一燕国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的战绩归结为“驭戎”,并以此成语来表达统治、征服外族的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驭戎”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成“驾驭战马”来表示征服敌人。
- 词语结构
- 成语“驭戎”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驭”是动词,意为“驾驭、控制”,“戎”是名词,意为“外族、敌人”。
- 详细解释
- 驭戎一词源自《诗经·大雅·荡》:“驭彼淇澳,言岂采于芻与荇?”意为“征服那边的敌人,难道是采集芻草和菱草的吗?”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统治、征服外族或敌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