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对父母不尊敬、不孝顺的人。可以用于家庭教育、文学作品、演讲等场合。
- 例句
- 1. 他对父母非常不孝,简直就是食母。2. 这个年轻人虽然很有才华,但他对父母不孝,真是食母之人。
- 基本含义
- 指儿子吃掉了母亲,形容子女不孝顺。
- 基本解释
谓守道,用道。《老子》:“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王弼 注:“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故曰我独欲异於人。” 河上公 注:“食,用也。母,道也。我独贵用道也。” 陈鼓应 今注:“贵食母:以守道为贵。‘母’,喻道。”
乳母。《礼记·内则》:“大夫之子有食母。” 郑玄 注:“选於傅、御之中,《丧服》所谓‘乳母’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故事书或者观看电影、电视剧来了解更多关于子女不孝顺的故事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学校的班长一直很尊敬老师,从不食母。2. 初中生:那个男生对父母不尊敬,简直就是食母之人。3. 高中生: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绝不能食母。4. 大学生:这个社会上有太多不孝顺的人,他们应该反省自己,不要食母。
- 故事起源
- 食母的故事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齐桓公的国君,他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慈爱的人。然而,齐桓公却因为一些贪图权力和财富的原因,对母亲非常不孝顺,最终导致母亲被他吃掉了。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子女不孝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儿子正在吃掉他的母亲,这个场景非常残忍和不孝,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食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食”,意思是吃;第二个字是“母”,意思是母亲。
- 详细解释
- 食母的意思是儿子吃掉了母亲,比喻子女不孝顺,对父母不孝。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用来批评那些不尊敬父母、不孝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