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东塾的词语解释
东塾的意思
拼音:dōng shú    注音:ㄉㄨㄙ ㄕㄨˊ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学识渊博的人,可以用于形容老师、学者、专家等有深厚学问的人。比如在学术讨论、教育领域的文章或演讲中,可以使用“东塾”来形容某位学者的博学多才。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东塾”,知识渊博,深受学生们的尊敬。2. 这位教授被誉为学术界的“东塾”,他的研究成果备受赞誉。
基本含义
指东方的学校,也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基本解释

古代称东侧的厅堂。《仪礼·士冠礼》:“摈者玄端,负东塾。” 郑玄 注:“东塾,门内东堂。”《仪礼·士冠礼》:“若杀,则举鼎陈于门外,直东塾,北面。”参阅 清 胡培翚 《仪礼正义·士冠礼》。

延伸学习
如果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私塾的历史和文化。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知识、学术相关的成语,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学校的“东塾”,他教我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老师说他是学校的“东塾”,我们都很敬佩他的学问。3. 高中生:这位教授真是学术界的“东塾”,他的研究成果很了不起。4. 大学生:我们学校有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大家都称他为“东塾”,他的课程非常受欢迎。
故事起源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古代有位名叫孙韬的人,他曾经在东方游学多年,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被人们称为“东方的学问之塾”。后来,人们就用“东塾”来形容有丰富学识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东塾”。可以想象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或学者站在东方的学校里,教导着学生们各种知识。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东塾”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东塾”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是“东”,名词是“塾”。
详细解释
东塾是由“东”和“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东”指的是东方,表示方位;“塾”指的是古代私塾,是指传授知识的学校。因此,“东塾”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东方的学校或学府。在古代,东方被认为是学问的发源地,因此“东塾”也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
(0)
诗文中出现“东塾”的诗词

挽张之洞联

政学以胡益阳陈东塾为宗,忆江汉服官,曾闻伟论;

先后与李邺园左湘阴同谥,正亚欧多故,畴拯时艰。

(0)

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0)

表兄陈安行迁右司仲兄迁大理丞余迁太府丞寄诗为贺次韵·其一

东塾谈经岁月轻,外家生长复何营。

王生此舅若无有,杨恽一书安得成。

首寄新诗钦厚意,却思往事念平生。

当时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怜盛氏甥。

(0)

挽陈沣联

推南交第一儒林,惟公抱道传经,共仰高风尊学海;

东塾千秋著述,从此谈诗问字,不堪别业过钟山。

(0)

何粮储成浩以广雅丛书捐置鳌峰书院赋谢

圣清解经轶唐宋,仪徵帅粤开讲堂。

手裒鸿籍授铅椠,千四百册森琳琅。

儒风津逮亘岭海,东塾晚出扬芬芳。

节楼黤黮六十载,谁其嗣者南皮张。

威弧外弦内缮政,树人本计无时忘。

大营精庐署广雅,建局益揽东南良。

燹馀孤本慎譬勘,水木如画罗朱黄。

就中乙部十居七,治史欲絮研经长。

鳌峰藏书始清恪,洛闽道脉存缥缃。

后来左海倡汉学,一径乍辟寻榛荒。

通经致用士所职,韦传弗读终回惶。

祛卢立学未百稔,犹庋十万誇谟觞。

觥觥邹鲁付挦扯,望海无乃航绝潢。

育才报国匪二事,刀笔筐篚吾何望?

君怜横舍割清俸,远致如馈贫家粮。

山渊渔猎各餍愿,九数教艺重彷徨。

同声倡和若有分,积石便可规曹仓。

三年祠禄愧殖落,炳烛东壁分馀光。

(0)

姚国秀十咏·其一东塾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

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