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条件极度简陋的情况。可以用来表达对贫困生活的厌恶和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期望。
- 例句
- 1. 他家境贫寒,过着寝苫枕干的生活。2.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过着寝苫枕干的日子。
- 基本含义
- 指寝室简陋,以苫草为床,以木头为枕头的贫困生活。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贫困生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衣食不周”、“过紧日子”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很多农民工,他们过着寝苫枕干的生活。2. 初中生: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来不再过寝苫枕干的日子。3. 高中生:在贫困地区,很多孩子都只能寝苫枕干,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 故事起源
- 寝苫枕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晋国国君僖公围攻曹国的战事,晋军将领公子重耳在战斗中被困在曹国城下,身处困境。公子重耳为了保持战斗的斗志,不畏艰难,就以苫草为床,以木头为枕,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坚持战斗,最终成功逃脱。寝苫枕干由此成为形容生活贫困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寝苫枕干形象化,想象自己睡在苫草上,用木头作为枕头,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寝苫枕干
- 词语解释
- qǐn shān zhěn gān ㄑㄧㄣˇ ㄕㄢ ㄓㄣˇ ㄍㄢ
寝苫枕干(寢苫枕干)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礼记·檀弓上》:“ 子夏 问於 孔子 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孔子 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