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尤其是那些利用别人的弱点或者背叛朋友的人。
- 例句
- 1. 他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实际上是个郑鼠,你要小心。2. 这个人太郑鼠了,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 基本含义
- 指小人、阴险狡诈的人。
- 基本解释
《后汉书·应劭传》:“昔 郑 人以乾鼠为璞,鬻之於 周 。” 李贤 注引《尹文子》:“ 郑 人谓玉未琢者为璞, 周 人谓鼠未腊者为璞。 周 人遇 郑 贾,人曰:‘欲买璞乎?’ 郑 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 郑 人以乾鼠为璞’便与二説不同。此云‘乾鼠’,彼云‘未腊’,事又差舛。”后以“郑鼠”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全唐诗》卷七八七载《人不易知》:“ 郑 鼠今奚别, 齐 竽或滥吹。” 唐 广宣 《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 郑 鼠寧容者, 齐 竽久舍诸。”参见“ 郑璞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郑鼠”意思相近的成语,如“狐假虎威”、“耳鬓厮磨”等,来扩展对阴险狡诈人的描述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他总是欺负别人,真是个郑鼠。2. 初中生:班上有个同学整天说好话,但是背地里却做坏事,真是个郑鼠。3. 高中生:这个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真是个郑鼠。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升职发财不择手段,真是一群郑鼠。
- 故事起源
- 郑鼠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郑国有一位宰相叫郑国渠,他非常聪明狡猾,但却心机深沉,只顾自己的利益。他曾经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陷害了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最终导致了郑国的灭亡。因此,人们用“郑鼠”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郑鼠”拆分为“郑人”和“鼠目寸光”两个成语进行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小老鼠藏在郑国渠的心里,代表他心机深沉的一面。
- 词语结构
- 郑鼠是由两个成语合并而成的,分别是“郑人”和“鼠目寸光”。
- 详细解释
- 郑鼠是由“郑人”和“鼠目寸光”两个成语合并而成的,形容一个人心机深沉,阴险狡诈,只顾自己小利益而不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