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的工作、活动或行为,强调有规律地进行。
- 例句
- 1. 我们公司定期举行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2.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 这家医院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 反义词
活期
- 基本含义
- 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规律地进行
- 基本解释
◎ 定期 dìngqī
[fix a date] 给予某一事物以确定或好像确定的期限
◎ 定期 dìngqī
[time]∶已知、规定或预测时期
定期保单
定期保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如“准时”、“不时”等,扩大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定期做作业,不拖延。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定期复习知识,以便考试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我定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定期参加社团活动,拓宽自己的交际圈。5. 成年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定期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 故事起源
- 《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汉朝时期,张苍和杨震两位贤臣,都被任命为定期监察官,负责监督官员的工作。他们都非常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监察,所以人们就用“定期”来形容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某种活动。
- 英文翻译
1.(定下日期) fix [set] a date
2.(有一定期限的) regular; at regular intervals; periodical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定期与“定时”联系起来记忆,两者都表示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另外,可以利用“定”字的形状,想象一个钟表指针指向固定的时间点,帮助记忆定期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定期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定”和名词“期”组成。
- 详细解释
一定的期限;一定的日期;定下日期。 晋 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当岁终考其殿最。”《梁书·徐勉传》:“僕闻古往今来,理运之常数;春荣秋落,气象之定期。” 明 高明 《琵琶记·文场选士》:“朝廷制度:开科取士,须有定期;立意命题,任从时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措资假,是没有定期的,我永远不销假。” 杨朔 《昨日的临汾》:“自卫队受着定期的训练,明白这次战争是我们生死存亡的关头。”
- 近义词
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