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恫疑的词语解释
恫疑的意思
拼音:dòng yí    注音:ㄉㄨㄙˋ ㄧˊ
使用场景
恫疑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忧虑、猜疑而心神不定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真实性或可靠性产生怀疑,或者对他人的动机产生疑虑的情况。
例句
1. 他最近事事恫疑,似乎对身边的每个人都不太信任。2. 她的恫疑心态让她在工作中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策。
基本含义
形容心神不定,疑虑重重。
基本解释

(1).疑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内臣禁约》:“盖内乱初平,恫疑未解,虽与諭 全忠 之言相左,不自觉耳。”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武王伐纣》:“当时八百诸侯虽并有除残之志,然一闻其君之见杀,则天下之人亦且恫疑震骇,而不能无归过于 武王 ,此 伯夷 所以斥言其暴也。”
(2).见“ 恫疑虚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恫疑相关的成语,如“恫疑虚喝”、“恫疑虚诈”等,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恫疑心态让他无法专心听老师讲课。2. 初中生:她对同学的话持有恫疑态度,不轻易相信。3. 高中生:考试前他总是恫疑自己是否准备充分,缺乏自信。4. 大学生:他对未来的恫疑态度导致他无法做出明确的职业规划。
故事起源
恫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篇中。原文是:“恫疑者,猿猴之恶也。”庄子在这里用恫疑来形容猿猴的恶意和阴险。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心神不定,疑虑重重的状态。
记忆技巧
可以将“恫疑”拆分为“恫”和“疑”两个部分来记忆。恫疑的发音与“动议”相似,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因为心神不定,疑虑重重而在脑海中念叨着“动议”,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词语结构
恫疑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恫”为形容词,表示心神不宁;“疑”为动词,表示怀疑、猜疑。
详细解释
恫疑是一个由形容词“恫”和动词“疑”组成的成语。恫指心神不宁,疑虑重重;疑指怀疑、猜疑。恫疑表示一个人内心忧虑不安,疑虑重重的状态。
(0)
诗文中出现“恫疑”的诗词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其二

汉家耀武功,累叶在西北。

车书四万里,候尉三重译。

物腐虫蠢生,月盈詹诸蚀。

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

惜哉臣年少,不及出报国。

中兴六月师,群阴归殄灭。

臣虎臣方叔,持节布威德。

如何他人睡,犹鼾卧榻侧?

白气十丈长,狼星影未匿。

群狐舞天山,尊者阿古柏。

公与秦、晋盟,隐若树一敌。

王师昨出关,军容黑如墨。

狺狺桀犬吠,尚迟有苗格。

东南鬼侯来,昼伏夜伺隙。

含沙射人影,鬼蜮不可测。

虎威狐辄假,鸱视鼠每吓。

今年问周鼎,明年索赵璧。

恫疑与虚喝,悉索无不力。

荡荡王道平,如行入荆棘。

普天同王臣,咸愿修矛戟。

荷戈当一兵,吾亦从杀贼。

(0)

唐律十首·其三

有客共攒眉,蚕丛事可悲。

渡泸诸葛表,哀汴老韩诗。

谁又青冥钺,吾方白接䍦。

神谟自坚定,豺虎莫恫疑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