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敬奉一般用于形容人们对神明、长辈或重要人物的尊敬和供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文化、传统或价值观念的尊重和传承。
- 例句
- 1. 学生们每天都会敬奉老师,向老师请教问题。2.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敬奉祖先的牌位。3. 在中国,人们会敬奉神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信仰。
- 基本含义
- 恭敬地奉献或供奉。
- 基本解释
◎ 敬奉 jìngfèng
(1) [piously worship]∶虔诚地供奉神佛
敬奉神明
(2) [present; dedicate]∶恭敬地送上
敬奉锦缎一匹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的敬奉,可以学习关于祭祀仪式、古代宗教信仰和尊重长辈的传统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敬奉爸爸妈妈,帮他们做家务。2. 初中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敬奉仪式,向老师们表示感谢。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负责敬奉学校的校训和传统,传承学校的优良文化。
- 故事起源
- 敬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精神训》中。故事中,晋国的孟子曾奉献鲜花给齐国的君王,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敬意。后来,敬奉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使用,并扩展到对其他人或事物的尊敬和供奉。
- 英文翻译
1.(虔诚地供奉) piously worship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敬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敬奉一位尊敬的人物或供奉一些重要的东西,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敬奉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敬”和动词“奉”组成。
- 详细解释
(1).真诚地奉行。《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
(2).恭敬地奉事。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姜肱 字 伯淮 , 彭城 广戚 人。隐居静处,非义不行,敬奉旧老,训导后进。”
(3).指恭敬地进献。 宋 陆游 《戒杀》诗:“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