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发书的词语解释
发书的意思
拼音:fā shū    注音:ㄈㄚ ㄕㄨ
使用场景
发书这个成语常常用在描述人们传递消息、交流思想的场景中。它可以用来形容现代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的行为。
例句
1. 他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发书,与朋友们保持联系。2. 我们需要尽快发书,告知他们会议时间的变动。
基本含义
传递书信或消息。
基本解释

(1).翻开书。特指打开卦书。《文选·贾谊<鵩鸟赋>》:“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讖言其度。” 李善 注:“《説文》曰:‘讖,验也。’有徵验之书。 河 洛 所出书曰讖。” 唐 包佶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诗:“丧马思开卦,占鴞懒发书。” 宋 苏轼 《服胡麻赋》:“伏苓为君,此其相兮。我兴发书,若合符兮。”
(2).拆开诏书或书信。《史记·李斯列传》:“使者至,发书, 扶苏 泣,入内舍,欲自杀。”
(3).发送书信。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发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邮政制度和书信文化。了解古代邮政制度的运作方式和书信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在外地的爷爷奶奶发书,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发书,分享有趣的事情。3. 高中生:我喜欢写信给远方的朋友,通过发书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4. 大学生: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书,与朋友们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故事起源
发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书信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传递书信,人们常常需要借助邮递员或其他渠道将书信送达目的地。因此,发书成为了形容传递书信的行为的成语。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发书”的技巧可以是联想法。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古代的邮局,正在将一封封书信交给邮递员,然后他们会快速地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词语结构
发书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发”和“书”。
详细解释
发书是指传递书信或消息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过程。它也可以用来表示传递信息的方式高效、迅速。
(0)
诗文中出现“发书”的诗词

黄粱梦.谢仕归

见青山猛自惊。又黄粱一梦醒。喜高鸟脱樊笼。

宝剑空鸣。满柙兵书都没用。有庆云天上生。

看甘泉地下涌。说风火九边宁。豫大丰亨。

发书生心自醒。

(0)

贺新郎·其九九日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0)

春从天上来.同王继学宪使赋

十里红楼。问声价如今,谁满扬州。

发书记,此日重游。听取席上名讴。

拥冰弦斜伫,更为我、敛笑凝眸。觅黄骝。

看端端怎比,楚楚风流。

殷勤砑绫小草,写不尽宫妆,一段春柔。

淡水疏花,知谁消受,几度帘卷香收。

怕巫娥归去,空惆怅、梦断情留。把离愁。

付行云行雨,楚尾吴头。

(0)

金缕曲

梦觉黄粱熟。怪人间、曲吹别调,棋翻新局。

一片残山并剩水,几度英雄争鹿。

算到了、谁荣谁辱。

发书生差耐久,向林间、啸傲山间宿。

耕绿野、饭黄犊。市朝迁变成陵谷。

问东风、旧家燕子,飞归谁屋。

前度刘郎今尚在,不带看花之福。

但燕麦兔葵盈目。

羊胛光阴容易过,叹浮生、待足何时足。

樽有酒,且相属。

(0)

开元暮归

发书生不自珍,天涯又作宦游身。

溪桥烟淡偏宜晚,野寺花迟未觉春。

日暖登山思谢屐,病馀漉酒负陶巾。

茹芝却粒平生事,回首岩扉一怆神。

(0)

岁事歌二首·其二

岁前立春下黑雾,三日蒙蒙岁朝度。

白日不光云头乌,沾衣如墨土如腐。

岁风况自东南来,发书占之民有灾。

苦竹根边土螾动,棠梨稍上山蜂猜。

岂无当道问牛喘,对雪呼僮且举杯。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