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佛法的词语解释
佛法的意思
拼音:fó fǎ    注音:ㄈㄛˊ ㄈㄚˇ
使用场景
佛法通常用于描述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可以在佛教相关的讨论、研究、宗教活动和教育场合中使用。
例句
1. 学习佛法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智慧和慈悲心。2. 他一直在研究佛法,希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基本含义
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基本解释

◎ 佛法 fófǎ
(1) [Buddhist doctrine]∶佛教的教义
(2) [Power of Buddha]∶佛所具有的法力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的基本概念、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深入了解佛法的内涵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佛法故事,它们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2. 初中生:学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持。3. 高中生:我对佛法的研究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和修行,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意义。4. 大学生:通过研究佛法,我深刻理解到生命的无常和慈悲的重要性,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故事起源
佛法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佛陀释迦牟尼创立。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开始传授佛法,教导众生如何摆脱痛苦,追求真理和解脱。
英文翻译

1.(佛教教义) Buddha dharma; Buddhist doctrin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佛法”与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联系起来,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记忆。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佛”和“法”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1).佛教教义。《晋书·武帝纪》:“帝初奉佛法,立精舍於殿内。” 唐 韩愈 《送灵师》诗:“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僧自言不知佛法,亦无布施,终岁自食其力。”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见兄所为文,甚以为佳,所未敢苟同者,惟在欲以佛法救 中国 耳。”
(2).指佛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
(3).佛所具有的法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果然 武妃 见説,暗道:‘佛法广大!’”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佛法无边,其信然乎?”

(0)
诗文中出现“佛法”的诗词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

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

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

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

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

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

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

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

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

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

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

孔明所坐石,牂䍽非人刊。

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

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

坡陀故镬在,甲错苍龙蟠。

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

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

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

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

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

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

俸禄藉升斗,齑盐嗜咸酸。

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0)

送灵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遣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嘲诣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

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

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

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

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

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

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

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

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

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

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

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

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

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

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0)

永嘉證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空出没。

證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

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提,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许任情徵。

直截根源佛所叩,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难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片,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

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誇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成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閒閒。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萧洒。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印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降龙钵,解虎锡,两股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祸。

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

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燄。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蹋润无边,三乘五戒皆惺悟。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

一地俱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阿鼻业。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诳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著,一性如来体自同。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问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

欲得不招无閒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深沈师子住。

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

若是野干随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

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

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夙债。

饥逢玉膳不餐,病遇医王争得差。

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

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河沙如来同共證。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

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螗螂能拒辙。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诳苍苍,未了吾今为君决。

(0)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六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切忌参商,别无奇妙。

低头侍奉,欢喜问讯。佛法商量,伤子性命。

(0)

庵内堂联

佛法无边,宝筏济凭功德水;

阳春有脚,玉阶烘出吉祥花。

(0)

偈颂二十二首·其一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那容下口。

直饶透出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