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尊师 zūnshī
(1) [respect the teacher]∶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尊师爱生
尊师爱徒
(2) [Taoist priest]∶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 详细解释
(1).尊敬师长;尊敬教师。《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詔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赵紫阳 《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在整个社会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
(2).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唐 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 少林 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3).对道士的敬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 黄尊师 ,童子烧香禹步时。” 五代 齐己 《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鬢已乾。”《云笈七籤》卷一一六:“少顷, 南溟 夫人与 玉虚 尊师约,子可求而请之也。”
- 基本含义
- 尊敬师傅,尊重教师。
- 使用场景
- 尊师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敬意。在学校、教育场合或者与教师相关的讨论中,可以使用尊师来强调对教师的重视。
- 故事起源
- 尊师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尊敬师长,认为师长是学生的榜样和指导者。这个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深扎根,并被广泛传承。
- 词语结构
- 尊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尊”和“师”。
- 例句
- 1. 我们应该要尊师重道,对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2. 学生们在尊师的教导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尊师这个成语:1. 制作记忆卡片:将“尊”和“师”分别写在两张卡片上,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形成尊师的意象。2. 创造联想:将“尊”字联想为尊重、尊敬,将“师”字联想为教师、师傅。通过联想来帮助记忆尊师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尊师感兴趣并希望深入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师的故事和价值观念。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尊师相关的成语,如“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尊师重教,好好学习,向老师学习好品德。2. 初中生:尊师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3. 高中生:我们应该要尊师重教,珍惜老师的辛勤付出,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