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强直 qiángzhí
(1) [tetanus]∶由于一个紧接一个连续运动冲动,干扰肌肉松弛,导致肌肉持续性的收缩
(2) [stiffness]∶指颈项、肢体僵硬活动不能自如。是痉病、破伤风、痫症等病症的主要症状
- 英文翻译
1.{医} tetanus; tetania; tetany; rigidity; rigor; stiffness
- 详细解释
强直:亦作“ 彊直 ”。亦作“强植”。 1.强大而正直。《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产 曰:‘岂为我徒?国之祸难,谁知所敝?或主彊直,难乃不生。’” 杨伯峻 注:“国之主政者既彊且直,则不生祸难。”
(2).刚强正直。《晋书·傅玄传论》:“ 傅玄 体强直之姿,怀匪躬之操。抗辞正色,补闕弼违,諤諤当朝,不忝其职者矣。” 宋 司马光 《右谏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上素闻其彊直,擢为天章阁待制。”《明史·忠义传五·关永杰》:“授 开封 推官,强植不附,民畏爱之。”
彊直:亦作“强直”。僵硬不能随意转动屈伸。彊,通“ 僵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高世栻 注:“诸一时卒暴,筋强而直,屈伸不能。”《医宗金鉴·运气要诀·运气为病歌》:“诸暴强直风所因。”注:“暴,卒也。强直,筋病,强急不柔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坚决、刚强,不屈服的样子。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压力时,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强直的人,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屈服于逆境,最终成功克服了困难。由此,人们将他的名字作为成语,用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刚强的品质。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在面对失败时表现得非常强直,从不气馁。2. 她的强直精神使她成功地克服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强直”与坚定、刚强等含义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如一个坚硬的直线,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强直”相关的其他成语,如“坚毅不拔”、“刚毅不屈”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要像超人一样强直地面对困难!2.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有强直的意志,才能成功。3. 初中生:他在面对挫折时展现出了强直的品质,不屈不挠。4. 高中生:只有具备强直的心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