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同“ 叹服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射 驰使写碑还校,如 衡 所书,莫不叹伏。” 宋 苏舜钦 《韩公行状》:“郡将 皇甫选 为世吏师,闻公治状,叹伏不能已。”《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众官尽叹伏少师有此等度量。”
叹服。《陈书·欧阳頠传》:“时人莫不嘆伏。其重然诺如此。”
- 基本含义
- 指因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惊讶、佩服或钦佩而心生敬畏,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低沉。
- 详细解释
- 叹伏是由“叹”和“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叹有惊叹、佩服之意,伏表示低声下气、敬畏之情。叹伏形容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非常惊讶、佩服或钦佩,以至于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低沉,表达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 使用场景
- 叹伏常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非常之处感到惊叹和敬畏的情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的才华、智慧或成就的钦佩,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种情况或事件的不可思议和震撼。
- 故事起源
- 叹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率领楚军攻打秦朝,一度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然而,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却被刘邦击败,楚军大败而归。此时,项羽感到非常惊讶和佩服刘邦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他心生敬畏之情,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低沉,于是有了“叹伏”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叹伏是由形容词“叹”和动词“伏”组成的成语。
- 例句
- 1. 他的才华真是叹伏,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2. 面对那位音乐大师的演奏,我不禁叹伏,感叹他的艺术造诣之深。3. 这个故事真是叹伏,让人难以置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叹伏”的发音与“叹服”相类似,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叹伏”相关的成语,如“叹为观止”、“叹为止观”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水平真是叹伏,我好想学会画画像他那样好。2. 初中生:听到老师讲解那个数学难题的解法时,我不禁叹伏,觉得老师真的很厉害。3. 高中生:看到那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我真是叹伏,觉得科学的力量真的很伟大。4. 大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那些珍贵的文物,我不禁叹伏,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文明。5. 成年人:听到那位演讲者的演讲时,我真是叹伏,被他的口才和思想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