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应卯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行动,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变化,不拖延、不犹豫。
- 例句
- 1. 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应卯,及时应对各种变化。2. 他是一个善于应卯的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 基本含义
- 根据时刻应对变化,及时采取行动。
- 基本解释
◎ 应卯 yìngmǎo
[answer the roll call] 旧时官吏每天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到官署听侯点名,叫应卯,多比喻按惯例到场应付一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成语,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善于应卯,及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考试前要做好计划,学会应卯,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高考临近,我们要善于应卯,合理安排时间。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要善于应卯,抓住各种机会提升自己。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善于应卯,及时解决,不拖延。
- 故事起源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公子列的一次军事行动。公子列率领军队攻打敌人,敌军在清晨五点到七点之间出现,公子列根据敌军出现的时刻及时采取行动,最终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中的“应卯”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应卯”与及时采取行动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战士,清晨五点到七点之间敌人出现,需要根据时刻及时采取行动,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应卯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旧时称官吏每日清晨卯时到衙听候点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革保歇图差》:“歇之名,因现年居乡,必入城觅寓为歇,以使应卯。” 沙汀 《困兽记》二四:“这时候,那一批闲着无事,经常都来这同一茶馆,坐在同一位置上喝茶的中年老年茶客,正像签到应卯一样,几乎都到齐了。”
(2).引申为照例到场,敷衍了事。《红楼梦》第九回:“妙在 薛蟠 如今不大上学应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