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蜡诏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非常重要和庄严的命令或指示。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发出的重要指示、法律法规的公告、高层会议的决定等等。
- 例句
- 1. 领导发出了一道蜡诏,要求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2. 最高法院发布了一道蜡诏,宣布对某个重要案件做出了判决。
- 基本含义
- 指皇帝亲自写的诏书,意味着非常重要和庄严的命令或指示。
- 基本解释
封在蜡丸中的密诏。《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梁 主登 建国楼 ,面择亲信厚赐之,使衣野服齎蜡詔,促 段凝 军,既辞,皆亡匿。” 胡三省 注:“蜡詔,犹蜡书也,命出於上,故谓之蜡詔。”《宣和遗事》后集:“ 康王 至 相州 ……次日,报京师有使命来,问之,乃武学生 秦仔 齎蜡詔,命 康王 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汪伯彦 、 宗泽 副元帅,速领入卫。”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宫廷文化和皇帝的统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宫廷制度和皇帝的权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像一道蜡诏,我们必须按时完成。2. 初中生:学校发布了一道蜡诏,要求学生不得在校园内吸烟。3.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一道蜡诏,要求所有未成年人不得参与赌博活动。
- 故事起源
- 蜡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文化。在古代,皇帝常常亲自起草和书写重要的诏书,然后用蜡封存,以示庄严和重要性。因此,蜡诏成为了形容非常重要和庄严的命令或指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蜡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皇帝亲自写的诏书被蜡封存起来,代表着非常重要和庄严的命令或指示。
- 词语结构
- 蜡诏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蜡”和“诏”。
- 详细解释
- 蜡诏是中国古代皇帝亲自写的诏书,用蜡封存,代表着非常重要和庄严的命令或指示。蜡诏通常是由皇帝亲自起草并手写的,然后由官员转交给相关部门执行。蜡诏的内容可能涉及国家政务、军事行动、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