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灵活、自由,不受限制的情况。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行事作风非常自由、灵活。
- 例句
- 1. 他的思维行动就像行水一样,非常灵活。2. 她的行为举止像行水一样,自由自在。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像水一样,灵活自如,不受拘束。
- 基本解释
(1).行于水上。《周礼·考工记序》:“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2).流动的水;水流。《素问·五常政大论》:“地裂冰坚,少腹痛,时害於食,乘金则止水增,味迺咸,行水减也。” 王冰 注:“行水,河渠流注者也。” 清 阮元 《清远峡记》:“此二山( 七里瀧 、 羚羊峡 ),行水之地形皆与 清远 等,而 羚羊峡 过 广西 一省之水为尤巨。”
(3).使水流通;治水。《孟子·离娄下》:“ 禹 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汉书·沟洫志》:“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 宋 曾巩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后世欲行水溉田者,往往务躡古人之遗迹,不考夫山川形势古今之同异,用力多而收功少。”
(4).谓用水洁身以祈佛。《南史·齐竟陵王子良传》:“数于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众僧,至赋食行水,或躬亲其事。”
(5).方言。指水路口的过路费、买路钱;亦指正当的税收、养路费。 黄谷柳 《虾球传·渡船》:“他不是 鹤山 人,他斗胆来设卡收行水。”
巡视水势。《国语·晋语九》“三年而 知氏 亡” 三国 吴 韦昭 注:“ 知伯 与 韩 魏 伐 赵襄子 ,围 晋阳 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 知伯 行水, 魏桓子 御, 韩康子 驂乘。”《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到第二日, 智伯 亲自行水,遂治酒於 悬瓮山 ,邀请 韩 魏 二将军同视水势。”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自由、灵活相关的成语,如“自由自在”、“自由放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在水里游泳,感觉就像行水一样自由自在。2. 初中生:他的行为举止就像行水一样灵活,总是能够迎合各种情况。3. 高中生:大学生活让我感觉像行水一样自由,没有了束缚和压力。
-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行水”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水”与水流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行为就像水流一样自由流动,不受任何阻碍。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成语“行水”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行”指行走,表示行为;“水”指水流,表示灵活自如。整个成语意味着人的行为像水一样,灵活自如,不受拘束,形容人的行动非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