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口稀少、荒凉的地方,也可以用来比喻人迹罕至的地方。比如:这个山区的村庄真是杏花村,人烟稀少。
- 例句
- 1. 这个岛上的人口很少,真是一个杏花村。2. 我们在旅途中经过了一个杏花村,那里的景色非常荒凉。
- 基本含义
- 指人口稀少、荒凉的地方。
- 基本解释
(1). 唐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忆钱唐》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 元 东湖散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小雨杏花村问酒,澹烟杨柳巷巾车。” 明 高启 《五禽言和张水部》:“提胡芦,趣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在一条丁字路的转弯角前,并且还有一家青帘摇漾的杏花村--是酒家的雅号,本名仿佛是聚贤楼。”亦省称“ 杏村 ”。 清 孙枝蔚 《落花》诗:“杏村惟见酒旗摇,一去繁华不可招。”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安徽省 贵池县 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山西省 汾阳县 东,相传自 南北朝 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郭沫若 《访杏村》诗:“ 杏花村 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 谢觉哉 《游杏花村竟日雨留题》诗:“逢人便説 杏花村 ,汾酒名牌天下闻。”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金陵 诸胜如 凤凰臺 、 杏花村 、 雨花臺 ,皆一抔黄土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地方荒凉的成语,如荒郊野岭、荒无人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山上真像个杏花村,一点人都没有。2. 初中生:那个小岛真是一个杏花村,景色美丽但人烟稀少。3. 高中生:这个地方真是个杏花村,人烟稀少,适合远离尘嚣。
- 故事起源
- 关于杏花村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杏花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文学作品有关。在古代文学中,经常会用到杏花村来形容人烟稀少、荒凉的地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可以联想杏花村的村庄景色荒凉,人口稀少的特点。
- 词语结构
- 杏花村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杏花和村。
- 详细解释
- 杏花村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口稀少、荒凉的地方。杏花村原本是指一个村庄,因为人口稀少,所以荒凉无人,后来引申为形容其他地方人烟稀少、景色荒凉的地方。